陳艷大學畢業后來到曲江省報社工作。
二年后,她開始接觸暗訪工作。
既然要進行暗訪,就要尋找和收集相關線索。
有一天,有人給省報暗訪組的郵箱里發了一封加密郵件,反映華天市啟文縣制售治療哮喘的假藥很囂張,形成了巨大的產業鏈,害人不淺。
在這封舉報的郵件里,這個人例舉了幾個藥的名字,陳艷驀然看見了她母親以前吃過的那種藥。
雖然沒有更多線索,陳艷還是決定立即只身趕往華天市啟文縣進行暗訪,既是做報道,也是去尋找答案,與母親當年吃的藥、產生的后果究竟有沒有關系?
啟文縣的民營經濟同樣非常發達,由于最初的縣城沒有進行統一的規劃,導致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胡亂修建房屋,等到后來發現問題時,卻根本拆遷不了,主要是因為拆遷成本太高。
當然,在啟文縣城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制藥作坊或工廠,很容易被人發現和舉報,一般設置在偏僻的鄉鎮或村莊里。
陳艷在沒有線人和沒有線索的情況下,想了一個辦法,她給一個本地口音的出租車司機500元介紹費,表示要找一家藥廠,希望購買一些治療氣管炎和哮喘的藥。
出租車司機解釋道:“從縣城出發,二十分鐘可以到達望春鎮,那里到處都是制藥廠,你想去哪一個?”
陳艷驚訝道:“一個鄉鎮會有這么多的藥廠?”
出租車司機毫無防備地回應道:“你到了望春鎮就知道了。”
陳艷繼續問道:“這些人,不會因為我是外地人,要把藥物高價賣給我吧?”
出租車司機猶豫了一會兒說道:“我可以帶你去個熟人那里,就說你是我的親戚。”陳艷會意地又遞給司機一百元。
陳艷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太妥當,便拒絕道:“我想還是算了,千萬別說認識我,你把我送到那里就行。”做暗訪久了,陳艷知道應該保護好這些人。
出租車司機笑了笑,接過陳艷手中的錢,不為意地說道:“你放心,我們經常這樣做,其實大家都不會當真的。做生意嘛,客戶至上。”
“不過,如果沒有我這樣的本地人帶過去,當然會有一部分人會用高價坑你。
既然我收了你的錢,我打過招呼后,他們就不會用高價來坑你。唉,大家賺錢都不容易。”說完,他便把一百元錢放進口袋里。
鎮里的民居雖然毫無章法地排列在那里,但是各家各戶的面前都有一條寬闊的馬路通向外面,主要是考慮家庭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一定要通過貨車轉運出去。
出租車在鎮里七拐八彎地開了一會兒,在一個門面氣派的民宅門口停下來,司機徑直走了進去,邊走便熱情地喊著主人的名字。
陳艷同樣下了車,開始審視著這個農家大院。
大門敞開著,正中間是高達四層的樓房,修建的非常氣派。左邊是幾間簡易的平房,門窗都打開著。
平房里坐著幾個農村婦女,面前放著幾個大洗衣盆,一邊說笑一邊做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