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朱東華當然也知道了此事。有一天,他裝著無意碰到的樣子,詢問張峰:張書記,姚海波的事情是否知情?”
張峰回應道:“朱市長,李成會向我來匯報過此事,我明確交待,姚海波是被人實名舉報的,需要市紀委進行調查,給舉報人一個答復。”
朱東華慢悠悠地問道:“給舉報人一個交待是需要的,難道李成會不能向姚海波曾經的領導一個通報?”
張峰笑著解釋道:“朱市長,我曾經交待李成會先不跟你通報此事,主要是不想讓你覺得為難。”
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明白。
不過,朱東華當然明白張峰所說的意思。讓你知道了此事,難道你不明確支持市紀委查案?難道想留下包庇以前秘書的傳聞?
反之,如果你明確表態支持市紀委對姚海波查案,就會讓其它的工作人員感到心寒。
朱東華無話可駁,最終只好說道:“張書記,我肯定支持市紀委查案。我們不能放過一個違法亂紀分子,也不能冤枉一個好干部。”
張峰看著朱東華離去的背影,對他所說的最后一句話若有所思。
回到辦公室,張峰便用紅色保密電話打給市紀委書記李成會,詢問姚海波是否有所交待?
李成會的反饋是,無論市紀委的工作人員如何盤問,姚海波堅決否認自己受賄,一直堅持說:“我是經得起考驗的。”
現在是文明執法時代,又顧慮到姚海波畢竟是朱東華以前的秘書,李成會覺得不能留下暴力執法的把柄。
姚海波堅持五天后,以至于市紀委辦案人員都認為他是清白的。
張峰與李成會進行商量后,決定解除對姚海波的調查行動。
最終市紀委認為春曉園的開發商以不正當手段領取樓盤預售證,作為主管部門領導,姚海波負有領導責任,但沒有直接責任,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三天后的晚上,姚海波打電話給劉紀秋,說是“出來一起坐坐”。
二人找了一個偏僻的小餐館,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由于在市紀委專門調查的地方呆了五天,劉紀秋發現姚海波一下瘦了很多,像經歷了一場大病。
在有些醉意的時候,姚海波突然對劉紀秋說道:“劉哥,我可能走錯路了,我要是和你一直做檢察官,可能不會有今天。”
劉紀秋則勸道:“哪里的話,海波,你有今天,是因為你優秀。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你。”
姚海波突然大笑起來,笑得劉紀秋感覺莫名其妙,但也不好多問。畢竟劉紀秋也知道,市紀委如果沒有掌握一些證據,根本不會留置他這么長時間。
再后來,姚海波徹底喝醉了。
劉紀秋擔心姚海波出事,便一直陪著他。
等到他酒醒的差不多時,居然對劉紀秋說道:“劉哥,給您說個事,萬一我進去了,你給我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