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即使是作為公司的內部員工,何明輝也沒有逃過被當成“客戶”的命運。他的身份信息,早已被公司打包出賣了,不知道躺在了多少小貸平臺的數據庫里。
后來,何明輝從事了“手機短信分析”業務,這是一份頗為艱難而又有些機械的工作。
“易金貸”app在手機端初次運行的時候,會向客戶索要包括手機短信在內的所有授權,并自動抓取客戶手機中的所有短信。隨后,將全部文字內容進行處理,分詞、語法分析、語素提取,再在模型中反復訓練和調參。
盡管目前絕大多數人的聊天已經轉移到了qq、微信之類的聊天工具上,但仍然有小部分的人保持著用短信交流的習慣。
有一次,一條短信突然跳出來:“求求你,再跟我見一面好不好,我已經把你喜歡的東西都給你買好了,再見一面行不行?”前后類似的信息還有很多,翻來覆去地都是哀求著對方的原諒,但對方始終沒有任何的回音。
根據前后信息,何明輝猜測男方似乎是因為懷疑兩人之間有第三者插足,但沒有找到確切證據,情急之下動手打了女友,女方立刻拉黑了幾乎所有的聯系方式。
男方后悔不迭,想道歉似乎也苦于找不到門路,自己經濟又拮據,只能靠著從小額貸款公司借到的錢把之前姑娘喜歡的東西全部買了下來,希望借此挽回兩人的關系。
不過這個故事終究沒有結局。
姑娘似乎再也沒有回復過他的短信。作為一個遙遠的窺測者,何明輝忽然意識到,app另一端的“客戶”們不只是特征數據,而是一個個日常擦肩而過的真實的人。
這件事情,對張峰來說觸動很大,信息泄露已經到了這種程度,讓他覺得今后在這些方面要更加小心謹慎。
過了一個多月,何明輝所在部門的職能發生了重大調整,風控部升格成為整個集團公司的風控中心,負責整個集團的小貸平臺的風險控制。
也就在這個時候,何明輝才得知,“易金貸”不過是集團公司好幾個小貸平臺中的一個。這家公司除了小貸業務之外,還同時運營著好幾個p2p理財平臺。
這個發現也同時解開了張峰要求何明輝重點了解的“這家小額貸款公司放貸的錢從哪里來”的疑問。
這家公司通過p2p平臺吸收進來巨額資金,轉手通過小額貸款的方式貸出去;之后再用貸款的高利息來維持公司的運作,并償還p2p端的投資人的收益。
另外上,何明輝通過請客吃飯等手段,了解到了這家公司進行債務催收的一些手段。
“易金貸”的客戶都是由客戶經理負責維護的,遇到有客戶拖欠,也是電話聯系居多。
很多客戶其實都是由于疏忽而錯過了還款時間,及時補上后便會相安無事。只有電話一直聯系不上的客戶,客戶經理才會約上一兩個同事一起上門。
所謂上門,客戶經理們也只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陳述“征信黑名單”之類的利害關系。
若還是不行,就只能找催收部或法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