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工人們開始三三兩兩地找另外的零活補貼家用,而職工食堂早就關了門。
今年,國家出臺了供給側改革的政策,不再繼續支持無法為社會創造效益和經濟價值的“僵尸企業”,華天味精廠正好符合國家出臺的政策。
為此省里相關部門要求華天市不能為了穩定而繼續動用財政經費支持企業的運營。
一時間,華天味精廠的生產和經營完全陷入困境,就連給那些減員下崗人員的每個月的補貼款也沒有了。
徐紅來找莊雨婷反映的就是這個問題,這筆錢雖然少,但對于一些上了年紀、身體不好的工人來說,是筆救命錢。
張峰讓莊雨婷會同華天市國資委等部門拿出華天市味精廠破產的方案,比如一次性給這些工人工齡買斷費和安置費,比如拍賣華天味精廠的地塊等等。
在這個期間,張峰與秘書王成平、秘書長劉紀春一起來到華天味精廠,打算現場了解情況。
張峰看到廠區被老舊居民房圍著,有的已破敗不堪等待拆遷,有的把一樓改造成黑洞洞的小店,招牌陳舊褪色,完全沒有了當初的氣派和風光,這讓他走進去的興趣都沒有了。
在工廠大門口,王成平看到了他的表弟陳恒,便拉他到附近的一家茶館聊起他當初進入華天味道廠及看到管理混亂的一面。
在陳恒畢業的那年,“最難畢業季”的說法突然流傳開來,好多企業縮招的縮招、提門檻的提門檻。
陳恒就像沒出工的半成品,投出去的簡歷基本石沉大海。
華天味精廠的人事部經理對陳恒進行簡單面試后說道:“年薪八萬元,給安家費,還提供宿舍。”
為了打消陳恒的顧慮,這名人事經理強調企業發展迅速,需要招賢納士,尤其是大學生,以后會優先培養、優先提拔。
陳恒的父親覺得華天味精廠是行業領頭羊,應該不會差的,于是,陳恒最終簽訂了三方協議。
讓陳恒意外的是,他所居住的宿舍并不是人事經理原先打包票說的“新宿舍”,等陳恒把東西安頓好后,竟從抽屜和角落里清理出來一些遺留的女性用品。
陳恒扔掉那些“垃圾”時,宿舍的保潔阿姨用大嗓門說道:“真是造孽啊,女同志們都是被連夜趕出去的。”
此時,陳恒才知道,他們所住的地方從前是女職工宿舍,華天味精廠為了給這些大學生有居住的地方,竟然直接把原先的女職工都趕走了。
晚上,室友劉辰的師兄來找他,這個前輩已入職兩年。
陳恒和劉辰跟他提起人事經理說的蓋新宿舍的事,他不屑地說道:“那個家伙的話你們也信?我當年找工作時他就說新宿舍馬上就建好了。”
他靠在欄桿上,同情地看著二人繼續說道,你們待一段時間就知道了,咱們這兒每年得走二分之一的人。
接著,他還問陳恒有沒有聽從人事經理的建議把戶口遷過來。陳恒說沒遷,他說沒遷就對了,遷過來的話,離職時就會很麻煩。
離開前,他最后說道:“大家都是被忽悠過來的,以后有你們后悔。”
一開始,陳恒還不信,可入職培訓還沒過半,各種負面消息便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