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院長讓助理對著粉彩佛像身上的細節拍下了幾張照片,分別是佛像手中托著的一顆綠色寶石、以及佛像底部蓮花部位的細節照片。
兩張照片呈現在舞臺的大屏幕上,乍一看沒什么異樣,可朱院長將它們放大了十倍之后,一個特別的現象就呈現了出來。
只見那綠色寶石和佛手鏈接的地方,出現了幾道顯眼的裂紋,如同花開一般從中間往四周圍擴散的網狀裂紋,再看佛像蓮花的底部、也同樣是這種網狀的裂紋,肉眼的狀態下很難分辨,但是在放大十倍之后,這個網狀裂紋就非常的明顯了。
“哇!”
現場的嘉賓們爆發出連連的驚呼聲,誰能想到這價值連城的粉彩佛像上,居然會出現這種裂紋,就如同一個容顏傾國傾城、身材凹凸有致的美女,卻身患致命絕癥一般讓人難以接受。
“這個……這個怎么回事?哪里來的裂紋!這個裂紋?”沈金驚訝的合不攏嘴,指著屏幕上的網狀裂紋不敢相信。
朱院長接著解釋道:“類似于這樣的網狀紋路,這尊佛像上還有很多,差不多有八個地方,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網狀裂紋呢,是因為這尊佛像長期處于一個極其潮濕的環境,佛像本身浸透了過多的水分,并且在這種環境中至少呆了數十年的時間!最后又用烘熱的方式將佛像內的水分蒸發,正是這一連串錯誤不當的操作,才造成這種網狀裂紋的后果!”
主持人曹大剛插了一句:“朱院長,我就不懂了,即便有這種網狀的裂紋,那這尊佛像也是真跡來的吧,既然是真跡,那估價應該不會差太多,也不會從一個億直接降到八百萬的吧?最多就是品相不佳吧!一個億的估價貶值到八千萬還是可以接受的!”
“不不不!你錯了!這個才是去表貨最可怕的地方,佛像瓷器就跟人的身體一樣的道理,人的身體沒了水會脫水而死,佛像瓷器一旦用特殊的手法將其水分蒸發干凈,那么它的壽命也基本上可以倒計時了!網狀的裂紋只會越來越多,隨之遍布整個佛像的周身,用不了多久這尊佛像就會變成一堆碎片!”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沈師傅給出的800w估價,應該就是佛像手上這顆綠寶石的估價,這尊佛像至多不過一個月,就會隨之變成一灘瓷器碎片!可惜了可惜了!清代民窯出土的一件佛像,做工造型都堪稱完美啊!”
沈秋應聲點頭,內心也是對朱院長萬分佩服,如今這個世道知道《去表貨》的人已經不多了,如今這種現象倒是經常在考古界出現,許多浸泡在水中的文物,在被挖掘后也會出現這種《去表貨》的現象,只是現在已經不叫《去表貨》了,而是另外一種稱呼,叫做鎂氧化反應。
并且現代的考古界也不會將文物中的水分全部蒸發,而是將出土的正規文物保存在干燥溫度適宜的真空狀態下,絕不會用烘熱的方式蒸發水分。
之所以這尊粉彩佛像會出現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是當初售賣佛像的愛華伯爵為了盡快的出手佛像想出來的方法,所謂欲速而不達見小利而不成大事、用這種手法來處理瓷器,只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當初在仙家橋的時候,沈秋還并沒有看到佛像身上的網狀裂紋,這也是他一直沒有說破的原因,直到今天在現場看到裂紋,他才斷定是佛像是去表貨,只能說是沈金運氣不佳,花一個億買來的這尊佛像,直接縮水成了十分之一的價格。
粉彩佛像的淵源終于真相大白,沈金當場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事實勝于雄辯,網狀裂紋已經擺在眼前,他這才明白沈秋為什么讓他把佛像出手,可如今已經為時過晚了,全國人民看到賞寶大賽的轉播,誰都知道這粉彩佛像是一尊《去表貨》,別說一個億了,八百萬的鉆石價格也不一定有人敢請。
“好啊!沈秋算你狠……粉彩佛像我認了!估價八百萬我也認了,可我不服!李可染大師的水墨畫有什么資格評判,這幅畫我是從李可染的大徒弟手上購買的!目前市面上的價格至少兩個億!你算什么東西!居然說這幅《九山九水》是贗品嗎?你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