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莫一炷香的功夫,沈秋長長舒出了一口氣:“林館長,今天晚上你們可以睡一個好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這件《大禹治水圖》是真跡!百分百的真跡!”
林館長幾個人還是不敢有絲毫的松懈,小心翼翼的問道:“沈秋師傅,您能說的更加詳細點的嗎?”
“《大禹治水圖》總共有三難,首先要說的就是這塊巨型的青玉石料,制造這么一塊級別的玉雕,至少需要備下一塊巨大的料子,這種級別的料子現在已經極其罕見了,即使放在乾隆時期,也是要舉全國之力才能找到的,造假者想要找到一塊同級別的料子,那幾乎是大海撈針一般的難度系數,這是第一難!”
“第二難,就是曹陽春的獨特雕工,林館長,我們仔細看著遇到上的人物和風景,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打磨的光滑細致,摸在手上光滑柔和,看似一個不起眼的細節,恰恰是費時費工的操作難度,真跡是花了十一年的時間打磨制造,造假者可沒有這個實力水準,如果造假者靠著這個賺錢吃飯的話,十多年的時間保準會被耗死!"
“各位再看,這幅作品最特別的地方就在這里了!”
沈秋手指著遇到作品尾端的位置,在山谷邊上的溪流河邊,有八個小孩正在小溪邊上玩耍溪水:“這個溪水的水流,用的是和田玉老冰種的翡翠,這種翡翠內心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就像是竄流不息的水流,這個的造假難度系數就最大了,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兩塊一模一樣的冰心翡翠,這就相當于是我們的指紋密碼,造假者想要找冰心翡翠容易,但想要找一模一樣的翡翠紋路的,那幾乎是不可能!”
“最值得一說的就是制作這件玉雕的工匠師傅了,曹陽春師傅,曹師傅從四十五歲開始制作,帶著數十號的徒弟,沒日沒夜雕刻了十多年,也是在這幅作品完成交付之后不久的第二年,曹師傅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可以說這件作品凝聚了曹陽春師傅大半生的心血,除非是曹陽春本人,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再有人能做出相同品相的作品了。”
聽完沈秋的分析,林館長幾個人終于是大松了一口氣,沈秋目前算的上燕京最有名的鑒寶宗師之一了,如果沈秋認定是真跡,那壓在他們心坎上的那塊石頭終于可以松懈了,紅山博物館終于可以胸有成竹的跟藏本一郎高調對峙了。
“古人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沈秋師傅的這一番話讓我們幡然醒悟啊,原來這件作品上有那么多不為人知閃光點,要不是沈秋師傅提醒,恐怕我們一輩子都不一定發覺的出來,只是沈秋師傅有一點我不明白,史冊上記載的梅花狀的烙印,為什么在這件作品上沒有體現的出來?”
沈秋認真的分析道:“剛才我還特意查看了,林館長所指的那塊區域,玉石的打磨飽和度完成的很好,完全沒有看到檀香燙過的痕跡,別說燙痕了,就是普通的摩擦、劃痕都沒有,如此巨大的一件作品,能夠保存的這般完好,確實不容易了。"
“對了!”
沈秋突然想起來一點,他指著底座上的兩塊落款,一塊是圓形的印章,一塊是正方形的印章,分別印著《寶親王寶》、《王誼王道》。
“這個兩塊印章都是乾隆的印章,眾所周知乾隆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印章批發商,他手上的印章至少有一百多個,雖然印章的數目多,但乾隆印章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外平內凸!”
“什么是外平內凸?就是說用手去觸摸他的印章本體,你就能明顯感受到,整個印章的觸摸感是凹凸不平的,這就跟我們現在的鈔票制作的技術是一樣的,鈔票的防偽標記處,能夠明顯摸到偉人領口處有著凸起的紋路。”
“所以綜合這些特點,就不難發現,偽造一模一樣的《大禹治水圖》的難度系數有多高,你得先備一整塊的青石預料,再請到一個技術高超的雕刻大師,另外還得先偽造出乾隆的兩塊大印,所有的這些細節缺一不可,這么一來,我都不用去現場,就能夠猜出來了,日島人手上的那件《大禹治水圖》一定是個贗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