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真是,想什么就來什么!
只聽張雨石說道:“陳導,在節目開播之前我就已經接到了我爸的電話,讓郭叔陪我去走動一些商業關系,所以我馬上就要和郭叔走了,這邊就上不了場了。”
張雨石不僅自己走了,而且還把郭俊偉給薅走了,也算是讓他免于當眾出丑了。
“可是張總……”
陳一辛還想要說點什么,這個時候郭俊偉直接站起身來,說道:
“陳導,這邊就交給你了,有什么事的話,咱們電話聯系!雨石,咱們走吧,還要去盛海傳媒呢!”
“好,走吧!”張雨石順勢站起身來,朝著門口的方向走了過去。
嘭!
直到房門重重地關上,陳一辛才回過神來,眼神陰翳地怒聲道:“橙光傳媒,都他娘地不是好玩意兒!”
……
“多少能人將相書畫三千里
上河圖雕琢的意義!”
一曲《清明上河圖》只有短短的3分半鐘,但是帶給觀眾們的感動和震撼,卻是長久的。
當劉子夏的歌曲演唱完畢之后,現場先是陷入了幾秒鐘的沉寂,之后全場爆發出了如浪潮一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很多激動的觀眾們從座位上站起身來,順手抓起了旁邊的東西,或是衣服或是背包的,高舉過頭頂,舞動胳膊甩動了起來。
觀眾們那激動起來的樣子,給人們一種錯覺,就好像這不是在央視的3號演播大廳里面,而是在劉子夏的演唱會上一樣!
持續的掌聲與歡呼聲,讓劉子夏久違了登臺演唱的那種感覺。
不過他還是很清楚地知道,今天是來做什么。
足足過了有5分鐘的時間,等到觀眾們激動的情緒得以平復,現場的掌聲以及議論聲漸漸低下來之后,劉子夏才開口說道:
“謝謝,謝謝各位好朋友們能夠給予我這么多的支持!我想現場的各位好朋友們,應該已經猜出這首歌的名字了。
沒錯,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清明上河圖》,這是我專門為這幅傳世畫作,量身打造的歌曲。
之后節目里的每一件國寶、珍藏,我都會為它們寫一首歌,也算是我為宣傳咱們華夏傳統文化,所做的一件小事!”
每一件國寶,就寫一首歌?
這可不算是一件小事,而是大手筆了!
為一件國寶量身打造一首歌曲,可遠比為一個人量身創作一首歌曲,要困難得多!
因為這些國寶全部都是博物館的珍藏品,它們本身就是一件死物。
如果想要以這些國寶為元素去創作一首歌出來的話,那首先就要觀察它的外表、材質、來歷……然后就是各種和它有關的小故事。
只能從這些方面入手,才能創作出一首有價值的,一唱就能讓大眾知道,這首歌唱的就是這件國寶!
華夏這么多的作詞、作曲者,如果讓他們挑幾樣國寶,為它們創作一首歌出來,還是可以的。
但是現在可不是三幾件,而是將近30件國寶,也就是說,劉子夏要創作至少30首新歌出來!
老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了!
試問,誰有這樣的能耐,每播放一期的《國家寶藏》,就要創作出三首歌來。
那不要了親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