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舞臺上,響起了一陣令人熟悉的的音樂聲。
大屏幕那兩個代表支持和反對的矩形團,開始一點一點地變化起來。
反對的票數嘛,神奇地一個都沒有,倒是支持的票數一下子就沖了起來,短短幾秒鐘就沖過了200!
現場的觀眾一共才只有300人,這一下就超過了200大關,肯定是通過了啊!
金色煙火迸射,演播大廳里的燈光變成綠色,現場的觀眾們又一次站了起來,開始了鼓掌和歡呼!
“恭喜月月!”
李采薇笑容滿布地說道:“接下來就是學員反選了,月月你想選哪一位作為你的導師啊?”
“我選董晴阿姨!”
比起涵涵的猶豫,月月倒是很果決,直接就選擇了董晴!
咚!
大屏幕上畫面翻轉,董晴的形象旁邊,月月小小的頭像出現了,現場響起了那道播音主持男腔:
“恭喜董晴爆燈,搶獲音樂小才女,劉佳悅!”
……
《小小演說家》結束了,觀眾們在看完之后,看著自家孩子,突然就開始嘆氣了。
都是一樣的孩子,怎么差距就這么大呢?
別人家的孩子在**歲的時候,都已經站在閃亮的舞臺上,去進行自己的演說,去進行才藝展示了。
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吃薯片、玩兒玩具、打電腦游戲……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啊!
嘴上說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實際上還真的是在這里已經輸了,這就是差距!
觀看了《小小演說家》的觀眾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鮮浪微博、百渡、訊騰……開始發帖子、評論起來了:
“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咱們華夏擁有這么多的傳統文化,真的是長見識了!”
“哎,我終于明白什么叫做別人家的孩子了,看看夢涵、月月,再看看我家熊孩子,我想打洗他!”
“今天這個專場攢地很有意思,六個孩子全都給到了我驚喜(我尤其喜歡月月),哈哈哈!”
“第二個出場的小家伙,講地也很不錯啊,為什么現場的觀眾就不給他過呢?”
“孩子們表現很好,但是四位導師的口才也很不錯,妙語連珠的,特別是貝寧,這貨是真的皮……”
觀眾們開始在各大社交網站上開啟了討論模式,對于《小小演說家》的討論,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已經超過了《英雄》的熱度。
當然了,有一點倒是值得肯定,那就是娛樂類型不同,也沒有什么可比性,這一點從豆瓣的評分上就能夠看出來。
《英雄》經過這一天的發酵,豆瓣評分已經達到了最高的10分。
而《小小演說家》播放完之后,豆瓣上的評分就只有8.2分。
再來看看豆瓣網總編的對這檔綜藝節目的評論:
《小小演說家》,是一檔原創新銳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主要是冷靜地拆解親情、友情、理想、人生……等多元話題,幫助選手闡述觀點、表達情感。
這檔節目的主要是為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們打造的,在開發孩子們的智力、引導思維、鍛煉口才的同時,意在讓孩子們擁有直面公眾的勇氣,堅定屬于自己的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些孩子們以演說家的方式,用他們自己的邏輯思維講述各種題材的演說,讓我們明白口才的重要性,以及邏輯思維在演說方面的不可或缺性。
因此,我們為《原來是愛情評分,我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