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眾人,要么是接待團的,要么就是文娛協會的高層,總有那么幾位在音樂圈子里的人。
在聽到劉子夏的講述之后,他們不由得面面相覷,因為劉子夏說的是實情。
就拿劉躍和陳亦捷他們倆來說。
盡管他們在音樂方面造詣非凡,但是在單一的說唱、電音領域中,確實無法和劉子夏剛剛說的那幾位相比。
“我同意子夏的意見。”陳亦捷沉默了一會,說道:“與其讓子夏頂上,倒不如給一直在做這方面事業的歌手一個機會。”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幾名音樂方面的明星或者文娛協會高層,全都表明了自己的意見。
“最后我再來說說民樂吧!”
對于眾人的反應,劉子夏其實也有所預料,他繼續說道:
“比起流行和搖滾,民樂在咱們華夏存在時間最長,不論是傳統歌謠還是新民歌,都浩如煙海。
可就是因為它太多了,所以地域性很濃郁,比方說漢族的除廠民謠、西北地區的信天游、云.貴.川地區的山歌……”
比起理論知識,恐怕沒誰能有劉子夏豐富,只不過簡單數了幾種民樂,屋子里的眾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因為就連他們都不知道,原來華夏的民樂竟然有這么多種,慚愧的是,他們一開始的時候就只往通俗歌唱家身上想了。
“要想演唱出既能代表華夏地域特色、又能朗朗上口,被人所喜歡的民樂,其實是很難的。”
劉子夏侃侃而談,道:“當然了,我并不是炫耀說,只有以我的創作能力,才能夠創造出很好的歌曲,贏下比賽。
我只是覺得,我有把握、也有自信,讓聽我演唱歌曲的人,喜歡我所演唱的民謠,僅此而已!”
嘿,這還不是炫耀?
求求你了,當個人吧!
聽到劉子夏后面說的這句,眾人不由得面面相覷,這家伙還有這么不要臉的時候呢?
“盡管你這么說,但我還是覺得不太保險。”
張文景沉默了半晌,說道:“這樣吧,我倒是有個新的提議,你們看可不可以。”
張文景的聲音,倒是把眾人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去。
“既然子夏對自己的民謠這么有自信,那不如比試一下吧。”
張文景說道:“不是公開的那種,就是內部的比試而已,其實也是給我們吃一顆定心丸,看看子夏的民謠演唱水平!”
張文景說話倒是挺直白的,一點都不藏著掖著。
“我看行!”周文強拍了一下掌,說道:“既然要比的話,那索性就全都比一下得了,也算是憑能力競聘!”
憑能力競聘?
這個詞用得好,眾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咱們可以根據5種音樂曲風,列一個歌手名單出來。”
周文強解釋道:“讓各位歌手們在限定風格中切磋一下,咱們在坐的各位就是評委。
誰贏了的話,就讓誰參加這場和霓虹人之間的音樂比拼,你們覺得怎么樣?”
“我看可以!”黃炳坤第一個表態,他說道:“這樣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咱們華夏歌手的演唱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