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守義條件反射似得彈起,轉過身,握緊了手里的撬棍,蓄勢待發。
門上的貓眼上閃過了晃動的藍光,門后響起了某種黏糊的物體劃過地板的聲音。
門上貓眼中的藍光、自己的大眼珠子發出的藍光、深潛者房間里的藍光,怎么又是藍光?自己最近都快藍光PTSD了。
……藍光……貓眼……眼珠……深潛者……
盯著閃著藍光的貓眼兒,艾守義嘟噥道,“現在我知道,那發出藍光的是啥了。”
那詭異的藍光,是從深潛者的眼珠里發出的!
在這扇門后,有一只巨大的恐怖的深潛者,正彎著腰,把它那大大的向外凸出的魚眼對準貓眼,看著走廊里可憐又無助的艾守義!
艾守義深吸一口氣,把手伸進精心準備的包裹,拿出了一張吃剩的奶糖糖紙。
他吐了點唾沫在上面,然后那張糖紙糊在貓眼上,糊得嚴嚴實實,遮住那晃動的藍光,讓那個深潛者看了個寂寞。
艾守義放心地轉過身,心里輕松加愉快,現在可以安心回家了。
黑暗的走廊。
兩邊有無數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有房門,每個房門上都有貓眼兒。
每個房間的貓眼上,都亮起了詭異的藍光。
每個藍光,都代表著,有一只深潛者,趴著門后,靜靜地看著艾守義。
原來,這個走廊不止有我一個啊,這走廊,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深潛者!
可是我沒有那么多吃剩的糖紙了,也分泌不出那么多唾沫。艾守義的思維開始發散。
不慌不滿,他撥開糖紙,把一個大白兔奶糖塞在嘴里,平復自己的心情。
然后,他正常地往前走,昂首挺胸,步伐穩健,姿勢標準,將深潛者的目光視作無物。
根據“動物行為學”,絕大多數捕食者識別獵物所依據的是一般性特征,如大小,顏色,移動方式和形態等。
對動物而言,露出后背逃跑是一種它們鑒別獵物的特征,能激發它們捕食的動機。
深潛者,有一半是魚的形態,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動物?希望它們不會生氣。
自信起來!鼓起你的勇氣!艾守義,走出你的風采!
在水下1000米,在怪物的注視下,艾守義在黑暗的走廊里走起了齊步,不久之前,他還在旁邊的走廊里跳“兩只老虎愛跳舞”。
在坐在觀眾席的深潛者的注視下,艾守義同學的齊步走走出了自信,走出了風采,走出了新時代青年人的精神!
評委深潛者紛紛打出了自己的分數,10分!然后它們滿意地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注:
混種深潛者:是深潛者和人類雜交的產物。大部分混血種都如普通人類般出生,但在十七八歲往往會發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變化——變成俗稱的“印斯茅斯面容”。幾年內,他們就會轉化成深潛者,開始他們新的海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