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火車上雖然動靜大了一點,可至少要比用雙腿走路好多了。
對于飽受苦難的漢民來講,只用蹲著或者站著,就是最好的處境了。
而且,火車到了每處站點還有食物供給,這樣對于漢民來說,就是天大的恩賜。
估計大明皇帝都從來沒有如此慷慨過。
于是,過了不知多少日,鐵路穿過一片山脈和隧道。
一些金黃色的景象,逐漸呈現在了漢民眼前。
原本是荒蕪的關外之地,出現許多麥田,在秋風中泛起陣陣金黃色的波浪。
暖風夾雜著麥香撲面而來,不知道是誰高喊了一聲,前方巍峨挺立的歸化城出現在眾人眼前。
“大城!有一座大城!”
一波又一波的人聲高喊著,前方不僅出現了城池,鐵路兩邊還有許多民宅。
整齊規劃,錯落在平原四周。
“歸化城到了!”
鄒大含這次又跑到了火車頭上吶喊,更多人是聽不清的,可看著這模樣,就知是到了。
人聲鼎沸,所有人好奇著觀望。
情況看起來還不錯,要不是周圍還有許多風車和水泥設施,漢民們還以為是回到了大明腹地。
而歸化城下。
葛三刀早已帶著十二城鎮的總管,準備好了儀仗,迎接漢民。
每一城鎮的居民,都有自己的陣勢。
而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爭奪人口。
現在的河套十二鎮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副競爭局面。
不僅是在生產方面較勁,就連人口、教育、基建各方面都要一較高下。
“好了,先按照各自的規矩來領人吧,一個一個來。
有了這些人口,今年的軍隊跟工匠又可以擴張一批了!”
葛三刀揮了一揮手。
各鎮的總管,就忙不迭的派人上去開始搶人“大戰”。
畢竟人口,才是一切實力的根本。
“小少年,你這是在做什么?”
呂不川跟著來參加儀式,卻是見著個蹲在火車下的瘦弱少年。
“我在瞧火車,看來這轂輪是靠著軌來轉動的。”
少年的臉龐瘦弱,可眼中冒出了強烈光芒。
“這不是長蟲,這就是鐵車!”
少年無比堅定的說道。
呂不川頓時就動了招生的心思,現在各鎮學校都已經建好了,正等著大量適齡學生入校。
“你叫什么名字?”
呂不川問道。
“詹大右!”
憨厚少年回答道。
“嗯,行,以后就入西套學堂吧,那邊的條件好。
考校做得好,可免去學雜,有糧補!”
呂不川三言兩語,就把跟前的少年安排了下去,先前帶著少年的老農,自然也是被分配到了西邊地區。
老農支支吾吾,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從沒想過,自己的傻兒子也有能入學堂的機會。
而相似的一幕,還在歸化城上演著。
各路的官吏安排好人口,分配好職責,就已經是過去了十多日的時間。
......
河套地區迎來了新的發展。
漠北。
陸舟的車隊卻是來到了貝海兒湖畔。
這邊有黃成新修建的宮殿。
亭臺水榭。
在秋日的波光映照下,顯得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