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樣做更讓人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但起碼可以保證局面的穩定,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也是為了給星源科技方面爭取時間,讓他們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高效率制造特殊氣象衛星,要不然的話人類文明恐怕就要徹底斷絕傳承。
一晃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就當日期來到八月份時,龍湖園區總算完整成功的制造生產出了系統網絡所需的幾十顆氣象衛星。
在得知這個好消息后,牛庚幾乎沒有任何遲疑,第一時間便和丁兆同建立了聯系。
因為牛庚知道眼下距離地面溫度,徹底下降到人類無法生存的范圍是也就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必須確保盡快將這些特殊氣象衛星發射。
順利建立起完整的系統網絡,以此來改變外界的天氣。
更重要的是在這次發射任務中絕對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問題,哪怕是極其細微的失誤,都絕對不能出現。
因為人類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第二次嘗試。
可以說所有人的期待都放在了這個方案上。
如果最終完整的系統網絡沒有辦法組建成功,或者中間某個地方出現了問題,都沒有剩余的時間來重新挽救,或者制造新的特殊氣象衛星進行補救。
其實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在執行如此重要的發射任務時,一般都會提前準備備用的衛星或者火箭。
這樣的話就算發生出現問題也能及時進行替換,不會影響最終的進度。
但很可惜氣象衛星的制造成本以及時間實在是太高了,這使得龍湖園區方面僅僅制造出了四十多顆用來組建系統網絡的氣象衛星,根本沒有任何能夠替代它們的存在。
牛庚正是明白這次發射任務的問題,這才第一時間聯系了丁兆同。
想讓他確定具體的狀況。
主要想組建成完整的系統網絡,就必須要保證氣象衛星同時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才行。
否則一旦某個衛星出現偏離,就會導致全盤皆輸。
到時候誰也沒有辦法承擔這份后果。
但對于帝都的航天局來說,所擁有的發射場地根本不足以完成這么多發射任務,所以必須要進行全球性發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每顆氣象衛星進入到預定的軌道。
組建成完整的氣象系統網絡。
而當丁兆同接通了牛庚的來電之后,得知氣象衛星已經全部制造完畢的消息后,頓時是無比的驚喜。
實際上人類眼下只剩幾個月的時間,確實需要好消息來振奮心神。
于是沒等牛庚開口說出問題所在,便聽聽丁兆同欣喜的講道:“實在是太好了,現在全球的氣候已經和冬天差不多,距離地面溫度徹底無法供人類正常生存也就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大家都非常擔心。”
“并且地下安全基地還沒有建造完成,所有人都把希望放在了這些特殊的氣象衛星上面,今天總算是得到了這個好消息。”
面對這種情況,牛庚也只得順著他的話回應道:“這些都是我們星源科技應該做的,況且我本身也是人類安全聯盟的成員,肯定要為整個人類的未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