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這句話就足夠了,那么接下來該怎么辦,是不是應該盡快發射這種特殊的氣象衛星,讓地星表面的溫度順利提升?”
看到丁兆同終于把話題引到了正題上面,牛庚也不再過多遲疑,連忙開口回答道:“丁叔,這一點我正要和你說。”
“雖然眼下已經制造出了所有的氣象衛星,但卻并沒有多余的,所以在發射過程中不能出現任何意外,并且這么多顆氣象衛星還需要同時進行發射,哪怕采用一箭多星的技術恐怕也需要借助其他勢力的發射場地。”
在聽完牛庚的這番話后,丁兆同的臉色也頓時凝重了下來。
沒想到現在還不是值得慶祝的時候,仍舊有一道難關在等著他們。
先不說各大勢力的發射技術良莠不齊,根本沒有辦法控制整個過程,再加上要把這些氣象衛星運輸過去,中間的過程也必須要萬分謹慎,萬一因為顛簸或者碰撞導致衛星受損,那情況可就無比復雜了。
大約認真思考了近一分鐘的時間后,這才停聽丁兆同開口回答道:“這件事情就交給我辦,凡是擁有火箭發射能力的勢力我都會進行安排,并且會派遣我們的專家前往指導,爭取不出現任何發射失敗的情況,不過眼下最為關鍵的是,這些氣象衛星該如何運輸?”
因為如今地星氣候溫度已經達到了一個較低的范圍,使得大部分海面都已經結冰,如此一來想要使用貨船等海上交通工具運輸已經不太現實,畢竟萬一在海面上撞擊到什么東西,都有可能引起衛星的損壞。
主要像這種高精密的產品,哪怕有任何的磕磕碰碰,都有可能導致發射任務的失敗。
甚至就算能夠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也沒有辦法和其他衛星組建完整的氣象系統網絡。
牛庚當然也清楚丁兆同心里面的擔憂,于是在稍微思索了一番后,便提出了一個比較適合的建議。
“依照這些氣象衛星的體積來看,可以使用大型運輸機進行運輸。”
使用運輸機?
聽到這個建議的丁兆同,先是一愣緊接著連忙詢問道:“利用天空條件運輸的話會不會出現問題,萬一運輸機飛行過程中出現震蕩怎么辦?”
對于丁兆同的這番回答,牛庚只能說他太過敏感了,畢竟打造這些氣象衛星耗費牛庚這么多的優化點,以及后續那么多的時間,其質量是非常有保證的。
當然不可能因為一些震蕩或者晃動就引起某個零件的失效。
真這樣的話那也太過垃圾了一點。
恐怕就算真的成功發射,也沒有辦法為人類爭取到兩年的時間。
不過牛庚也明白丁兆同的這種想法,誰讓氣象衛星關乎著整個人類文明的未來安危,肯定要付出百分之兩百的謹慎,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意外,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必須考慮到。
于是對此牛庚只是非常肯定的解釋道:
“丁叔,你就放心吧,我對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還是有一定信心的,以氣象衛星的質量,就算遇到輕微的碰撞震蕩,并不會影響它本身的作用,所以使用運輸機進行運輸是最為合適的辦法。”
“更重要的是,運輸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把這些氣象衛星運輸出去,可以盡快進行發射,組建完整的氣象系統網絡。”
“畢竟現在我們人類所剩下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不允許有任何的耽擱。”
聽完牛庚的這番解釋后,丁兆同也終于放下心了,立刻回應道:“我明白了,我馬上就安排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