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楓嶺勞軍文工團”的閃電式宣戰,并沒有打亂洛薩鷹眼將軍的陣腳。
正相反,他不過是和其他“圖騰狂潮”軍官一樣,既震驚于艾略特尹戈爾的彌天大勇,又敬佩于威廉海德的料事如神。
也正是威廉海德這位現已歸順聯邦的前帝國公民,當初在中央軍營時,曾對滿臉不屑的鷹眼將軍千叮嚀萬囑咐
一旦發現霜楓嶺人主動進攻,便一定要率“圖騰狂潮”師團死守青楓堡,斷不可負氣迎戰、出門接敵
威廉海德的囑托,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聯邦軍界對霜楓嶺軍事實力的認知
血棘城鮮血圣殿的那場慘敗,幾乎是在沖突結束后不久,就被當做一樁典型戰例、放在了聯邦戰爭藝術學院每一位學生的桉頭。
畢竟,無敵于天下的獸人鐵軍,已經幾十年沒有吃過如此羞辱性的敗仗了
而在圍繞艾略特尹戈爾麾下的尹戈爾開拓軍展開研究后,聯邦軍界針對這支一戰打響名號的荒原私軍,給出了相當一致的意見
“裝備有余,兵力不足;火力有余,防護不足;組織有余,機動不足;精兵有余,強將不足若霜楓嶺人占據地利、依城作戰,則可與天下爭鋒;若霜楓嶺人暴露于平原臺地、無可倚仗,則我聯邦壯士,當可以三倍以上之兵力圍而殲之”
獸人幕僚們的眼光不可謂不老辣,這群浸淫兵法的老前輩,幾乎是一針見血地點明了尹戈爾開拓軍的命中罩門
無論是尹戈爾家族賴以發家的鳳凰臺保衛戰,還是重挫“煉獄之錘”師團的紅河谷大捷,再到戰果彪炳天下的“鮮血圣殿之圍”,霜楓嶺人一貫的作戰方式,便是在占據地利以后等著敵人送上門,然后用他們那足以令任何主權國家都相形見絀的離譜火力,對重點地區進行密集覆蓋,直到把一切來犯之敵轟成渣渣。
這也是為什么,威廉海德雖然對霜楓嶺多有忌憚,但他也同時告訴鷹眼將軍說,如果艾略特尹戈爾真的敢于主動進攻,那其實并非壞事
因為,一旦離開榆樹堡,霜楓嶺部隊便會失去峽谷天險與帝國工事的庇護,使自己被迫離開舒適區、進入“平原運動戰”這個他們并不熟悉的戰術領域;
而與之相反,“圖騰狂潮”師團只要能夠死守青楓堡,耐心等待霜楓嶺打到門前,到時他們就可以將霜楓嶺最擅長的戰斗方式還施彼身,用城頭的優勢火力、給這群過度托大的荒原暴徒洗上一輪火澡
而洛薩鷹眼將軍此時正在執行的,正是威廉海德的這種防御性策略
在他的指揮下,青楓堡周邊那浩浩蕩蕩的聯邦大軍已經做好了戰斗準備。
“圖騰狂潮”師團中的大批聯邦射手,已經在重甲步兵的掩護下登上了青楓堡的城墻,隨時準備好用手中的利箭刺透敵人的胸膛;
一輛又一輛“血肉之災”戰車,被地精工匠們緊急啟動,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噴吐起灰黑的煤煙而在這些戰車身后,一架又一架高聳入云的投石機也正在吱吱呀呀地完成最后的調試;
“圖騰狂潮”中為數不多的狼騎兵,正遵照指揮官的命令躍上坐騎,然后魚貫遁入城堡后方的陰影區不善守城的他們,一定要等到戰爭的最后關頭方才出場、成為一只追亡逐北、剿滅殘敵的奪命鐮刀。
至于那一萬仆從師團軍隊,則如往常一樣,戰戰兢兢地在青楓堡前的小平原上列好隊伍,隨時準備迎接敵軍的第一輪打擊對于沒有壕溝的青楓堡來說,這群人命不值錢的次等種族,無疑可以為坐守城堡的“圖騰狂潮”正規軍,完美擔當起血肉屏障的職責。
圍繞著青楓堡的、聯邦方的這一切戰略部署,雖然出自洛薩鷹眼將軍的指揮,但其實乃是威廉海德在數天前親自設計布置,然后放在錦囊中交給了這位“圖騰狂潮”師團長。
峽谷對岸的榆樹堡,剛剛目送霜楓嶺文工團發兵進軍的夏侯炎還不知道,冥冥之中,自己和另一位帝國叛徒的第一次較量,即將在這片瘡痍滿地的峽谷戰場上隔空上演
等等,我為什么要說“另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