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這里...還有這里.......
以上幾處位置的檐口、脊多是直線,很少見到曲脊和起翹的例子。
只在脊的末端微微翹起,以筒瓦和瓦當修飾強調。
這是很典型的東漢建筑封頂特征,是從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以后才興起的建筑流派。”
主座上的秦振東聞言,若有所思道:
“黃教授,您的意思是......
這座主殿應該是東漢時期修建的?”
黃教授微微頷首,看上去信心十足:
“不錯,我認為可能性很大。
也就是說,主殿大概率和張道陵是同一個時期或者時代的產物。
甚至很有可能便是出自張道陵之手,而這正好符合我們掌握的信息。”
黃教授話音剛落,一旁的戴朝宏忽然舉起了手:
“秦老板,我有話想說。”
秦振東聞言看向他,笑著道:
“戴教授有什么話,但說無妨。”
戴朝宏站起身,先是對秦振東和黃教授點頭致意。
接著他又調出了一張圖,說道:
“黃教授對于主殿修筑年代的看法我沒有異議,但不知道諸位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天宮內的建筑...幾乎沒有任何的川蜀古建筑的風格。”
原本對自己發現頗有些得意的黃教授聞言,不由一愣。
旋即想到了什么,猛然看向諸多照片。
過了一會兒,他的臉色驟然凝重了起來:
“確實啊.....
白墻青瓦,這是很典型的徽派特征,川蜀的風格卻絲毫沒有跡象.....
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青城山的位置在天府平原西北部,受蜀中文化影響很深。
例如古時候很有名的傳聞:
蜀道難行,川蜀多劍仙。
而青城劍仙,便是川蜀劍仙的典型代表。
還有部很有名的小說叫做《蜀山》,也是一部早期的網文經典。
現實中的蜀山雖然確實存在——也就是川蜀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的瓦屋山。
但這部《蜀山》小說的門派背景,實際上便是青城。
除此以外。
青城山中建筑的格局,也有著濃厚的蜀中文化色彩。
例如青城山山門處的屋面桃檐深遠,常出挑—至二個步架。
懸山頂、小青瓦、穿斗架、夾泥墻、大出挑隨處可見。
另外,青城山主殿的封火墻也是用的用空斗子墻。
檐部脊瑞起翹尖,很典型的川蜀建筑風格。
但如今探測器發回的照片中......
天宮建筑的風格卻遠非如此。
.....
.....
注:
新的一個月啦,準備先把上個月欠的三天三連更還完再求額外的票。
這個月依舊爆更,上個月雖然后面的更新有些拉胯,但月初的量大,所以最后的22萬是超額完成的。
大家知道因為這本書比較敏感的原因,過去678三個月的1號都是單更一天裝小透明的,因為月初風險大,被封的幾次章節都是月初。
所以今天還是一更吧,第二更實際上已經碼好了,但還是小命要緊...明天四更。
具體這個月的加更量明天四更完再說,不把更新補上來也沒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