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凌晨4點39分6秒啥的還能拉個七醬過來碰碰運氣,但555這個數字你連騷話都想不出來。
所以兔子們能做的也就一個等字了。
.......
次日凌晨。
各部門準時就位。
由于這次試驗不需要靠近氣旋發射光子之類的微粒,所以潘院士和李百安也都待在了地面上。
畢竟他兩的年紀也不小了,乘坐直升機搞研究對身體負荷還是挺大的。
高空位置除了中繼設備外,還有幾臺用于檢測靈氣流動的無人機在運行。
這幾架無人機都運用上了王薔團隊研發出的某種靈氣感應技術,可以相對粗略的感知到靈氣的變化波動。
當然了。
依舊是投放了大量的氮素。
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近期內可能會進行的最后一次檢測實驗。
凌晨五點四十五分。
一切設備調試完畢,并且提前開啟運行。
九分鐘后,凌晨五點五十四分。
地面上。
滴滴滴——
忽然,一臺氮素檢測設備發出了尖銳的提示聲。
李百安見狀神色一正:
“反應開始了!
小趙,接通天宮內部圖像!”
“明白!”
收到指令,趙志明飛快在電腦上噼里啪啦了起來。
片刻過后,一道有些類似心電圖的圖像出現在了屏幕上。
這是一道流體觀測圖,精度不算高,0.37納米級別。
這種級別是咱們準二線的技術儲備,順便一提,阿三掌握的最好級別是0.43納米。
在今天的實驗開始前。
兔子特意在天宮內部安置了大量的擴散式氣體傳感器,并且還是isfet電容型設備。
氮素的流動其實就是微粒的流動,屬于微觀常態動量的一種。
在將目標鎖定到天宮邊界之后,想要做到定點監測流動軌跡還是非常容易的,具體的編碼技術前文提過,這里便不再贅述。
由于氣體流動需要一定時間。
因此潘院士在關注氮素流向的同時,對林子明介紹了圖像上的信息:
“林上校,你看屏幕,這些線段指代的就是各類元素。
這條非常濃重的紅色就代表著氮素。
目前有大量的氮素在朝著空間邊緣移動,先頭部隊在流動過程中也沒有出現缺失。
這說明空間邊緣很可能就是我們猜測的那樣,是韌致輻射的發生地。
不出意外的話。
待會兒咱們從這里就能檢測到熱能和Y粒子,并且發現微生物的聚集群落。”
林子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后想到了什么,問道:
“潘院士,除了y粒子外,空間里的靈氣你覺得會出自哪里?”
潘院士摸了摸下巴,斟酌道:
“目前我們還沒有掌握到靈氣的來向,但我個人有個想法......
那就是靈氣會不會是從那道陣法里冒出來的?”
.......
........
注:
差60多票月票150,150就加兩萬字,截止到明天別錯過了啊!!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