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
聽到趙志明的話。
潘院士頓時一愣,頗為意外的問道:
“小趙,你說什么?
你確定靈氣是通過陣法消失的?”
趙志明很肯定的朝他點了點頭,指著屏幕說道:
“潘院士,設備上就是這樣顯示的。
我們這次檢測靈氣采用的是王薔王研究員團隊研發出來的靈能微感技術,定點區域追蹤靈氣的精度非常高。
根據這幾臺設備的檢測。
差不多就在Y粒子出現的同時,有一股未知的靈氣忽然在空間里出現,并且絕大多數通過陣法傳送走了。
剩下的部分靈氣則與Y粒子留在了空間中,無規則的四下飄散。
不出意外的話。
這部分靈氣就是我們在山崖這里檢測到的那部分,它們通過氣旋入口溢散沉降到了這里。”
看著屏幕上顯示的畫面。
潘院士張了張嘴,最終卻沒有說話。
有一說一。
這次的發現雖然和他預計的情況不同,但遠遠談不上翻車。
畢竟搞科研的就是要敢于大膽假設,這種判斷如果歸結于翻車那就沒人敢去提出猜想了。
因此潘院士的表情中并沒有帶著社死的羞憤,而是充斥著少許的喜悅與大量的疑惑。
喜悅是因為靈氣的消失,證明了自己關于某些符文特性的判斷是正確的。
它們確實是傳送符文。
只不過整個陣法的作用不是像他所想的那種從外部將物質傳送進來,而是將靈氣往外頭運輸。
也就是單從符文性質這塊來說,空間研究小組的成果和方向是沒什么問題的。
算是相對不錯的一個好消息吧。
搞科研就像考試解題。
做了半張卷子的時候要是有人告訴你選擇題全對,那么你的信心多少也會提高一些。
至于疑惑就很簡單了。
那就是靈氣究竟從何而來?
它們又傳送到哪兒去?
后者暫且不說,前者理論上應該是可以確定的。
趙志明所說的‘來源未知’,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目前的監控設備數量不足。
想到這兒。
潘院士對趙志明道:
“小趙,有辦法開展靈氣的氣體溯源嗎?”
趙志明聞言遲疑了幾秒,指著王薔道:
“這您可能得問王研究員了,畢竟這設備是她們團隊研發出來的技術支撐......”
潘院士聞言轉過身,朝王薔投去了一個探詢的眼神。
王薔見狀,輕輕的搖了搖頭:
“潘院士,您應該知道。
目前我們對于靈氣的感應主要都是依靠修行者進行,溯源就更別說了。
我們的這套靈能微感設備才剛剛研發出來不久,主要針對的是定點區域的靈氣感應,溯源難度實在太大了。
而眼下咱們的檢測人員又沒法進空間,無法進行人力探索。
所以在這套設備達到一定數量之前,咱們大概率沒法確定靈氣的出處。
當然了。
咱們也可以和砸金蛋似的去盲猜一些區域,比如請明眸老師或者費裘處長試試,但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潘院士聞言用手撐著下巴,又問道:
“小王,這種靈能微感設備的產量是多少?”
王薔想了想,說道:
“靈能微感設備需要用到一種特殊符文做感應核心,目前華君華院士的符箓小組還沒有找出量產符文的方式。
所以想要準備能夠完整監測天宮區域靈氣的設備.....
最起碼要五個月的時間吧。”
潘院士臉色不變,捏著下巴的手指卻不由重了幾分:
“五個月啊......”
就在這時。
一旁始終沒有發聲的林子明忽然說道:
“潘院士,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來著。
如果設備有限的話.......
咱們有沒有辦法增加入口面積,或者派遣個子嬌小的探測人員進去收集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