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是修行者,人力能收集到的信息也比機器要高的多吧?”
氣旋入口的規格是30X30厘米,正常情況下來說,普通人肯定是進不去的。
但華夏人口基數眾多,如果真要找的話,想找出幾個符合條件的人選還是可以做到的。
數量可能不多,但也絕不會是零。
哪怕對方不是體制內的人也沒關系。
大不了給他幾百萬的酬勞,完事后再把人安排到大莫界待幾年就行了。
在這種情況下酬勞別說百萬千萬了,真有合適的人選,你給他一個億又有何妨?
在涉及到本土靈氣的問題面前,錢真的只是個數字而已。
不過令林子明意外的是,潘院士搖了搖頭:
“林上校,你想的太簡單了。
入口是肯定沒法擴張的,內部印記的大小就是我們先有手段的極限。
至于派遣人手......
首先,空間內的溫度在零下六十度左右,光是這種溫度就需要厚重的防護服了。
縱使可以采取人衣分離的方式運輸進入,非專業人士一時半會也是很難立刻投入工作的。
更別說空間邊緣附近還有大量的伽馬射線存在,外加大量的正電子......
如今的天宮空間就像是充滿了甲烷的密室一樣,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大問題。”
說完潘院士看了眼天空,又看了眼王薔,繼續道:
“如果說我們的準備期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我或許會支持派人進去探索空間。
因為我們確實等不了那么久,時不我待。
但如果只需要五個月......
那么這種風險我認為是不值得冒的。”
潘院士這番話說的很鄭重,看得出來他的內心確實也是這樣想的。
不得不說。
潘院士說的其實非常有道理。
此前提及過,正電子是反物質的一種。
正常情況下,反物質遇到普通正物質很可能產生湮滅反應。
例如正電子和電子。
注意。
這里的反應不是爆炸也不是毀滅,是湮滅。
0.5克反物質湮滅所產生的能量,差不多和廣島市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相當了。
當然了。
這種反應其實就是產生伽馬射線的原理,因此空間中絕大多數的正電子其實是不會和其他物質反應的。
但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機械設備在做了一定防護后還好說,但人體可是很難做到反物質防護的。
具體差異考慮到部分鮮為人同學掛科嚴重,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隨后潘院士又想到了什么,對趙志明說道:
“小趙,空間里的光源找到了嗎?
光線是從哪里來的?”
趙志明嘴角扯出了一絲歉意的笑容,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潘院士,很抱歉......
我們解析了空間內各個區域的光譜能級,發現整個空間內任意位置的光線強度都是一致的。
此外,每顆光子的運動軌跡都非常的....唔,自由。
所以我們目前確實沒有能力發現光線的源頭。”
所謂的自由,自然是趙志明的高情商話術。
用通俗點的語言來說就是整個空間內光子的軌跡.....
亂的一批。
這種情況下想要確定光線的來源,確實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兒。
事情到了這一步,該定的也差不多就定下來了。
隨后林子明看向潘院士,潘院士則會意的朝他微微頷首。
林子明見狀深吸一口氣,說道:
“既然如此,潘院士、李院士、小王。
你們把各自的成果和為解決的問題各寫一份報告給我,咱們......
五個月后再戰!”
.........
注:
今天5號加更活動的最后一天啦,150名就加更兩萬字。
現在158名,差150名也就17票,這不沖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