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知曉馮駒來自北軍,讓他是又驚喜,又害怕。
驚喜自己很可能要回到故鄉,害怕的是陛下交代的任務沒有完成。
如今北軍將士出現在匈奴,難不成漢家雄軍已經深入大漠,要來一場大型決戰了?
他聲音顫抖,詢問馮駒,
“敢問馮兄弟,吾大漢之軍隊目前何在?”
馮駒笑了笑,道:“回張使公,大漢雄師至今駐扎在上谷。”
“不可能!上谷距離此地幾百里,汝已經出現在此,大部隊為何沒有跟上?”
“吾來此地,乃是跟隨匡人!匡人受車騎將軍囑托,領兵入左賢王地域,牽制東方諸部。”
馮駒有條不紊地回答著:
“幾日內,吾儕根據戰斗情況以及俘虜交代,才找到左賢王的具體位置。因此,也才得以與君相見。哦,對了,君在此地的消息,都是匡人告知吾等。”
“匡人?其為何許人也?”張騫一頭霧水。
這個官職有些奇怪,之前沒有聽說過啊。
究竟是誰?
馮駒臉上寫滿了崇拜的神情,
“張使公,匡人乃陛下信任之士,一代英豪。其乃當世力壓諸子百家之人物,乃車騎將軍衛青屬下,更是匡子之后!”
“匡人尚未加冠,便已名動天下,無論是文學還是軍旅,亦是事關天下百姓之政事,其皆有獨特之見解,乃當今大漢屈指可數的人物!”
“君沒開玩笑吧?”張騫苦笑一聲。
這還是人嗎?
名將之后,能力出眾,尚未加冠,便名動天下,還得到了陛下的信任。
這怎么聽都像是傳說的人物。
他一時間還真的不敢相信。
聽了司匡的事跡,張騫腦海中最先閃過的便是留侯的名號。
留侯乃韓國貴族之后,雖然名揚天下為而立之后,但其精通百家,尤其擅長黃老之學。
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但沒有人敢忘記,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千古回響;沒有人敢忘記,那一把燒毀棧道的火焰與淮陰侯兵鋒結合之后,一舉平定三秦之地、實現天下二分的壯舉;亦沒有人敢忘記,那功成名就之后,甘愿放棄一切,歸隱山林的無上道家思想。
如今馮駒稱那一位匡人精通軍事、民事、政事,這簡直就是一位少年版的留侯啊,這讓張騫心中堅持的信念越發強盛。
留侯出,天下平。
如今陛下洪福齊天,大漢再次出現人杰,恐怕漢軍鐵騎北上,飲馬北海,蕩平宵小的日子不遠了。
張騫語氣激動,對馮駒說道:
“敢問君冒著夜色來到此地,所謂何故?”
“請君稍等。”馮駒拱手說道。
擔心隔墻有耳,他先是走到帳篷門口,掀開簾子,借助縫隙瞄了一眼。
確認無誤之后,重新回到張騫身邊,附在耳邊,呢喃細語。
“匡人派屬下前來相告,如今匈奴人巡邏嚴格,吾等羞愧,無法在此時接回使公。但車騎將軍的大軍在半個月之內,定會攻入大漠,屆時,匡人將會領兵至此,請君歸漢!”
張騫目光灼灼,死死地盯著馮駒的眼睛,他輕輕地咬了咬下唇,出聲道:
“此地距離上谷過于遙遠,且匈奴人防御雄厚,車騎將軍帶了多少兵馬?吾恐行動倉促,折損大漢兒郎。”
“根據情報,車騎將軍率領一萬北軍兄弟,將會以輕裝簡備的策略,直搗單于庭。”
馮駒微微一笑,
“請君放心,此次戰役,朝堂謀劃已久。鄙人笨拙,不曉兵法,但吾對車騎將軍有信心,吾北軍將士有信心!”
“單于庭大亂,左賢王部勢必會出兵支援,屆時,便是君歸漢之時。”
劉徹可是要求了。
既然戰,必定要拿出一個輝煌的戰果!
沒人敢不拼命。
張騫沉吟一會兒,神情莊嚴肅穆,拱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