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哥舒翰北一度認為,顏嗣仁可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但是,經過長久的考察后,哥舒老帥發現了顏嗣仁身上一些缺點,一些對指戰員而言的致命缺點。
那就是——粗心大意,疏忽細節。常常在和魔族的戰斗中沖動、浮躁、傲慢,輕視魔族。往往忘了去聆聽那戰爭中瞬息萬變的聲音。這種情形,愈踞上位者,愈是危險。
因為到時候死的可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整個茫關的邊軍士兵。
且其重義氣的性格,矢志和將士們同進共退,禍福齊與,決不背叛士兵的將軍,很容易把大家一起“帶死。”
于是,哥舒老帥逐漸開始放棄此人,開始找尋另一個繼承人。
很快,老
(本章未完,請翻頁)
帥就等來了一顆新星,而且期望甚大。
帝都太學士常家的三公子,號稱天下四智中的那道風——常戚風
他原為太學館主簿,繼承父業,智謀極高。為人亦俠義,為百姓解決了許多難題。而且他又酷愛兵法,天賦又極高,當主薄三年,就讀完了當世所有的兵書韜略。后被哥舒老帥特招加入了茫關邊軍。其出謀劃策整個邊軍無人能及,連哥舒老帥也時常向他請教兵法,戰略,無不對答如流,頭頭是道。
甚至,因他的多次建議,讓茫關邊軍打了很多勝仗,士兵的生存率大大增加。而他的謀略計策,陰謀陽謀讓魔族聞“風”喪膽。
哥舒老帥當然為得到這樣的人才感到高興。
有一次,他問常戚風:“戚風,你想要我怎么獎賞你?”
常戚風望著哥舒翰北,忽然跪下道:“大帥,戚風跟隨多年,一直都在老帥身邊出謀劃策,而從未真刀實槍地上陣殺魔過。所以,這營內諸將皆不服我。我想提領一軍征戰魔族。上報國家,中報老帥知遇之恩,下堵眾將之口舌。請您就答允我吧!”
哥舒老帥當然明白他的意思,軍功,立威信!
就是因為把常戚風當成繼承人來培養,哥舒老帥想也沒想就撥了一支精銳老兵組成的部隊供他驅使。
也是因為覺得他可堪大用,哥舒翰北看也沒看就批準了他的一次行動。
結果,全軍覆沒,尸骨無存。要不是那支部隊的老兵們拼死抵抗,才保得常戚風逃回一條小命。
而茫關的歷史書只述記了一個毫無人情味的事實:“……茫關二十七年四月,參軍常戚風率軍與七夜輕騎相遇,鎩羽而歸,折損近三千之眾……”
只言片語中,沒有記錄一條士兵生命逝去的過程,也沒有記錄如何抵抗,沒有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只是一堆冰冷的數字。
而就算記錄又怎么樣?即使詳細記錄,換來的,也不過是用來湊夠那三千之數的尸體。
當然,這往后的發展——就是這常戚風再也不敢提領兵打仗之事。平時最多當當參謀,出出主意。
這也致使后來哥舒老帥放棄了對他的栽培,開始尋找下一個繼承人。
雖說這十年中,軍中也有不少資質特別好,稟賦特別優秀的年輕士兵或者軍官。
但是,老帥一直都很不滿意。這些人,不是這個問題,就是那個毛病。久而久之,再加上軍務較為繁忙,這件事也就暫時擱下了。
直倒那一天,他遇到了譚叡,這個年輕人讓這位傳奇軍神重新燃起了培養繼承人的期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