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識,基本認同如下解釋:
道為萬物發展的根本,可以談論地事物,不是恒常的大道,可以說出稱呼的名號,不是恒常擁有的名字。
無,是天地造化的開始,有,是萬物的演變之母。
所以,恒久的無,我們往往想要探索它的根本和窮盡。
有無兩者,從一個東西演變而來,而名號卻不相同,可以一起稱之為幽深難辨,混混沌沌。
道體的變化和不斷演變,在長期的時間歷程之中,一直呈現出來不斷的演變無窮盡的變化和運動之中,正是萬物演變運動變化的根源,道體變化有無的總門。
所以道法自然,道是無法被仿效的,它只能夠效法他自己,它就是自我完成,如是的一種狀態,從而給道賦予了一定程序上的絕對意義。
又有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先天地而生,混混沌沌之時就已存在,這種道的概念是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說,不可思議的一種存在,道是超越時空地域等一切的無限本體,它生于天地萬物之間,卻又無所不包,無處不在,表現在一切事物之中。
因此,“道”本身所蘊含的意義,對于眾生世人來說,正是進行自我修養的依據。
葉凡繼續研讀后面的兩句。
“欲得此方,必先入室”
看到這幾個字,葉凡的腦海里隨即閃過類似的一句話,那就是金老爺子《笑傲江湖》中所載神功秘籍《葵花寶典》中的:“欲練神功,引刀自宮;煉丹服藥,內外齊通”。
不過前兩句被讀者戲虐改為: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通俗易懂。
此處“欲得此方,必先入室”的意思應該是學習該書中的秘方,需要先成為道醫門下弟子。
至于最后兩句“修道達成,內容自現”就不知何意了。
帶著疑問,葉凡繼續往后翻閱。
緊接后面便是該書的目錄總綱:
第一篇:神治(含道、德、符、占、簽、咒、齋、祭祀、祈禱等)
第二篇:養生(含導引,調息、內丹、辟谷,內視、房中等)
第三篇:形治(含湯液、各種丸散膏、針灸、推拿等)
其中,第一篇和第二篇合為上部,第三篇為下部。
科室老主任傳授的《仙授秘方》下冊已經研習了近半月,其中記述正是目錄中提到的第三篇,即形治部分,這些治療方法與傳統中醫大致相同。老主任世代握有《仙授秘方》下部懸壺濟世,卻一直未能名嗓華夏。看來,該書關鍵內容藏在早已佚失的前兩篇。
如今機緣巧合,讓自己拿到《仙授秘方》上部,葉凡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繼續翻頁。
然而,很快他就傻眼了。
目錄總綱之后竟然是一紙空白,再往后翻仍然是泛黃的白紙,一直翻到封底,都沒有再出現一個字。
葉凡原本興奮的心情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仿佛進了萬年寒冰洞。
葉凡心恢意冷,暗自嘆道:果然,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自己從小到大買彩票連末等獎都沒中過,怎么可能一下子人品爆發,得到這本早已失傳的道醫神書。原來這只不過是后世人拿來糊弄別人的把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