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葉凡用的是傳統的中醫針灸方法,完全是按照中醫理論辨證取穴的,手法也外乎常規的提插捻轉四種。效果是有,不過和阿吉相比,顯然差了一大截。
葉凡忽然想起下半部《仙授秘方》來,從科室老主任那里得到后也曾研讀過,不過因為一直沒找到醫生的工作,沒有實踐的機會,也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
趁著蘇瑾返回地下醫務室取破抗針劑的空檔,葉凡好好回憶了一下。
他記得《仙授秘方》下冊上面的內容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針灸(針灸其實是分為針刺和艾灸兩種的),第二部分是推拿(推拿其實不單單指按摩,還包括正骨理筯等),第三部分是湯液(也就是最常見的需要用水煎的中草藥),第四部分則是丸散膏(也就是手工制作的各種劑型的成藥)。
這些也就是中醫治療的四大常規方法,當然了,還有現代針灸科或保健場所常用的刮痧、拔罐、放血、火療以及高中低頻理療等其實也是屬于針灸的范疇,至于曾經風靡一時的拍打療法、拉筯療法什么的顯然是屬于推拿范疇的。
其中起首的針灸篇也是以歌訣形式寫的,全文如下(括號里是葉凡根據字面意思自行解讀的):
頭面疾病針至陰,腿腳有病風府尋。(即頭面的疾病宜取至蔭穴,腿腳不靈應該取風府穴)
心胸有病少府瀉,臍腹有病曲泉針。(即心胸的疾病宜取少府穴,臍腹疾病應該取曲泉穴)
肩背諸疾中渚下,腰膝強痛交信憑。(即肩背的疾病宜取中渚穴,腰膝強痛應該取交信穴)
脅肋腿叉后溪妙,股膝腫器瀉太沖。(即脅肋側身病宜取后溪穴,大腿膝腫應該取太沖穴)
陽核發來如升大,百會妙穴效真靈。(即蔭部腫大應該取百會穴)
頂心頭痛口不開,涌泉下針定安泰。(即頭暈目眩應該取涌泉穴)
鶴膝腫痛移步難,尺澤舒筋骨痛痊。(即鶴膝腫痛應該取尺澤穴)
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尋源流可調停。(即水泛橫溢應該取曲池穴)
其患若要早安愈,加一風府再用針。(即安神止痙應該取風府穴)
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深刺去不仁。(即手臂拘攣應該取尺澤穴)
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即腰背攣急應該取曲池穴)
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下針病即差。(即痔瘡便血應該取承山穴)
哮喘發來不的寢,豐隆刺入三寸滌。(即哮喘發作應該取豐隆穴)
中滿如何去得根,陰包如針效如神。(即脘腹脹滿應該取陰包穴)
打撲損傷破傷風,先于痛處下針攻。(即跌打損傷應該取阿是穴)
腰背承山立作效,甄權留下意無窮。(即腰背疼痛應該取承山穴)
腳膝經年痛不休,內外踝邊用意求;穴號昆侖并呂細,應時滅散即時療。(即腳膝久痛取昆侖呂細穴)
風痹萎厥如何治,大杼曲泉效真靈。(即風寒濕痹取大杼曲泉穴)
當時只覺得所列穴位也平平無奇,而且加起來不過二十個穴位左右。
葉凡記得最為公認的是《針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