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有關系就是好辦事,第二天吃早餐的時候丁莉穎就把新辦的醫師資格證書扔到了葉凡的面前。
“謝謝媽媽!”葉凡手握著紫紅色的小本,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丁莉穎回以慈母般的微笑,假意鼓勵道:“好好干,千萬不要放棄,沒準哪天就成為名醫呢,到時我們吳家也跟著一起風光了。”
其實在她心里,已經直接判定葉凡是個沒出息的窩囊廢了。
葉凡也知道她的祝福并非發自真心,不過他還是恭恭敬敬地再次致謝。
不管怎么說,如果沒有丁莉穎的幫忙,自己現實中重啟從醫之路不會這么容易。
雖然說現在早已是互聯網時代,很多信息都是可以查詢共享的,但是涉及到一些證件的辦理,尤其是關乎生命健康的醫療行業,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葉凡記得大學時曾經有個師兄在網上投了份簡歷,然后被一家私人醫院錄用,不過因為私人醫院并未支付口頭承諾的工資待遇,同學一怒之下,就離職了,然后私人醫院以其所在科室只有他一人注冊,如果轉走科室就要關門為由強行扣押了醫師資格證書。
兩方各不相讓,直接報警也沒能處理明白。
后來還是通過法律手段,前后經歷了近兩年才如愿拿到自己的醫師資格證書。
同桌用餐的吳雨桐板著臉,全程沒有說一句話。
葉凡知道她肯定還在生自己的氣,不過這都不重要了。
目前在他的心里只關注兩件事,一件事是修醫道,另一件事則是治好雨霏的精神分裂癥。
要做到這兩件事,他首先都得擁有精湛的醫術。
通過近來的參悟,特別是和道醫始祖兩次交談后,葉凡對“道醫”又有了一些自己新的理解。
以前查閱的那些關于“道醫”的相關資料,一般認為道醫是即修行有成又精通醫術之高道,修醫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凈化身心,返本歸元,從而幫助修行者更好的完成修煉的過程,最終達到修道圓滿,繼而得道升仙的。
這個明顯與普通中醫不同,中醫面對的普通老百姓,以為眾生解除病痛,恢復健康為己任。與道醫注重修行者自身相比,體現了更大的仁愛之心,同時也更接地氣。
關于道醫的學習方法,大多以真傳、秘傳為主,所學一般都會明師或玄師的傳承,所傳的內容也不會隨便公開。
這個與普通的中醫是不一樣的,中醫傳承一般相對公開,以著書立說形式將自己的臨證經驗及用方用藥心得示予后人。當然了,說公開也不是完全的公開,比如孫思邈到晚年才獲得《傷寒論》的抄本,并發出了“江南諸師秘仲景方不傳”的感嘆。
只是相對于道醫來說,其內容流傳要廣泛得多,因此中醫相較于道醫發展也快速許多。
這些個描述確實和道醫始祖傳授《仙授秘方》的方式倒是蠻吻合的。
只不過,為何從長桑君大弟子秦越人扁鵲以下全都未能修道圓滿呢?
難道真是因為資質不夠?
顯然說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過去,別說是中醫鼻祖扁鵲了,就算是后世的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也都是萬里挑一的醫學奇才,為何一個個都失敗了呢?
葉凡認為原因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