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多寶說起身上的的業力,廣成子的面色十分難看,這么多的業力纏身,很有可能下次大劫時,他們闡教一眾弟子就會成為應劫之人。
目送闡教一眾弟子離開后,多寶安排云霄等人將帝嚳帶會輔佐,自己則是在暗中保護。
帝嚳因為母親踏巨人足跡而生,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德行高尚,聰明能干,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歲時,因有功被封于辛。
帝嚳即位后,以木德為帝,以亳為都城,帝嚳明察秋毫,順從民意,為老百姓著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
帝嚳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誠服的帝王,后訂立節氣,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深受百姓愛戴。
遷都于亳,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政治上便于徹底解決不安分的各部落。
擊退外敵游牧民族——犬戎之后,并沒有趁機窮追猛打,為的是將風險最小化,后將精力轉向內政,處理民族問題。
在帝嚳以前,人們雖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事農藝畜牧沒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因此帝嚳科學探索天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四時節令,指導人們按照節令從事農畜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農業出現一次偉大的革命,農耕文明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除此之外帝嚳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他平常神色莊重靜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廣施恩惠、仁愛、講究信譽。
他了解民間的疾苦,對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絕不違背自然規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靈降福萬民,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愛戴。
在他的治理下,社會富足,人民安居樂業,帝嚳亦能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術天下無雙,帝嚳選拔他擔任射官,羿也不負帝嚳深望,當白難反叛時,他一舉將其平定。
咸黑、柞卜長于音樂和制作樂器,帝嚳命他們為樂官,終于創作出《九招》之樂和鼙鼓、笭、管、塤、簾等新樂器。
帝嚳繼承了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與白帝少昊、黑帝顓頊創造的盛世,又在其上取得了發展。
帝嚳時代可謂難得太平盛世。他的治國方略是:一要博愛于人,二要讓民獲利,強調以誠信、仁德使天下治,帝嚳在人民群眾中尤以誠信而著稱。
帝嚳作為一代帝王,不僅能養性自律,大公無私,而且倡導誠信,明察善惡。
在治國六十年之后,帝嚳終于功德圓滿,多寶又在泰山下的人族祖地對帝嚳進行封禪。
帝嚳雖然不是五帝之一,本來按照功德來說,他會比天皇伏羲、地皇神農與人皇軒轅氏少,甚至比不上白帝少昊與黑帝顓頊。
但帝嚳的功勞頗多,最后的功勞并不比白帝少昊與黑帝顓頊少,直接借助功德突破到了準圣初期。
云霄獲得的功勞也不少,達到大羅金仙巔峰,剩下的瓊霄、碧霄和云中子也突破到了大羅金仙中期,這樣的速度比苦修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