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北海邊上,慈安正式祭出了自己的殺手锏,先皇密旨之后,紫禁城里的政治氣氛頓時一變,慈禧一派氣焰被壓到的谷底,看看安德海這段時間低三下四的表情就知道了,西宮太后這一波人是真的害怕了。
其實慈禧不是不知道密旨的影子,在皇宮大內錯綜復雜的勢力斗爭中,很多秘密都是藏不住的,只要用心誰都能打聽出點什么來。
但是秘密這東西,藏著掖著象一陣陰風一樣的刮還不怎么讓人害怕,只會讓人感到神秘。可是秘密一旦公之于眾,所有人就能感受到那無可抵擋的強大壓力,別看慈禧張狂無比,在先皇密旨這道尚方寶劍下,她連個屁都不敢放。
雖然咸豐皇帝已經躺在棺材里了,可是他手上的這份密旨就是大義名分,就是君臣正朔。
你曾國藩是咸豐提拔出來的臣子,李鴻章、左宗棠、翁同龢這類人更是,甚至連恭親王奕?都是咸豐的親弟弟。
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咸豐皇帝是他們心目中第一效忠之人,這就是幾千年儒家所灌輸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
當年鬧辛酉政變的時候,慈禧、慈安還有恭親王都站在一起成為一派,對抗顧命八大臣。那時候這三個人所代表的就是正朔,因為他們距離皇權是最近的,反正比顧命八大臣更近。
也正因如此,地方督撫和漢人重臣們才選擇了中立甚至直接幫助慈安慈禧進行宮變。其實那時候并不是大臣們向慈禧效忠,說實話那時候慈禧也給不出什么多大的利益出來。
臣子們其實是向皇權效忠,尤其是漢人重臣們,他們很會判斷形勢,誰距離皇權最近,他們就會很自然的選擇誰。
而今天辛酉政變已經過去五年了,慈禧看起來權利日隆但是和慈安相比依然是不夠看的,先別說東西宮的地位差距了,就沖咸豐的這道密旨,慈禧就已經萬劫不復了。
有了這道密旨,慈安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滿漢重臣的力量對慈禧進行絞殺,說句玩笑話,如果慈安命令曾國藩帶兵進京清君側,只要密旨在手,滿朝文武也說不出什么來。
這才是慈禧最害怕的一點,這個小女人從來都沒有得到過皇權正朔,除非……除非她能夠干掉慈安,挾兒子以令諸侯。
今天,在這個電閃雷鳴的傍晚,慈禧再一次感受到了北海邊上的恥辱,那一天慈安在萬人面前保住了二毛,甚至不惜曝光密旨這道殺手锏。
可怕的女人,可恨的女人,你不就是占著一個大義名分么?論美貌,論才干,論機智我哪一點比你弱了,就連肚皮我都比你爭氣,你個不下蛋的閹雞。
慈禧面上帶笑,但是肚子里的惡毒沒處發泄,也只有當她看見兒子的背影之后,他的目光才能流出出一絲溫柔。
同治小皇帝很孩子氣的看著大殿外的雨景,小小的背影那就是慈禧的靠山啊。
“皇兒快進殿來吧,夏日曬了一天的暑氣再加上暴雨突然一澆正是陰陽不協的時候,小心過了暑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