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盈盈一福:“臣妾不敢妄言,這幾日臣妾已把宮中的棉花用完了,共得織布近四百斤,陛下和兩位太后可以現場觀摩”。
弘治帝沉吟了一會,若真如此,那是了不得的大事啊,在明朝布匹是硬通貨,可以直接作為銀兩使用,甚至有些百姓生活困難時,可以拿著衣服去當鋪典當。
弘治帝想了一會,問朱厚照:“照兒,你告訴父皇,你說要開設紡織廠,一個月可以織出多少布匹”?
朱厚照在心里大概算了算,“若是原材料和工人充足,一個月能織布萬斤”。
殿內等人大吃一驚,張皇后兩人一天就可織布六十斤,若是一百人呢?就有三千斤,若是有足夠的紡紗機和織布機,有足夠的人,那不就...弘治帝不敢想象。
“父皇,這個事兒臣等會和你細說,現在是說解放婦女的事”。
弘治帝回過神來,瞟了正襟危坐的太皇太后、吳太后和張皇后,心里嘀咕:“你都提出來了,朕還能不同意嗎?臭小子,看我等會怎么收拾你”。
于是弘治帝緩緩說:“嗯,百姓窮苦,家中勞作只靠男子確實很難養家糊口,照兒提議很好,可以施行,回頭照兒上個章程來,朕閱過后沒有問題就給內閣處理吧”。
太皇太后接著說:“哀家也很久沒見過劉健等人了,煩請皇帝跟他們說一聲,若他們有空,就來這里坐坐,哀家想和他們聊聊,唉,哀家老了,人老了就想著以前的事了”。
弘治帝聽到頭皮一陣發麻,太皇太后這是對自己不滿意啊,弘治帝狠狠瞪了朱厚照一眼,俯首道:“是孫兒不孝,觸怒皇祖母了,兒臣請罪,請皇祖母息怒,兒臣會處理好這事的,請皇祖母好生修養”。
“唉,哀家老了,說話怕是不中用了,讓皇帝見笑了,只不過啊,這個曾孫兒哀家著實喜歡的緊,胸懷天下心系蒼生,雖然想法有時和祖制違背,但不能冷了他的心呀,他是想著這大明好,想著這老百姓好,以前皇帝不喜他不務正業,貪玩憊懶。現在又不喜他做事,哎喲,我這孫兒的命怎么這么苦呢?不做不對做了也不對,曾孫兒,哀家看你也別做了,就每天過來陪著哀家吧”。
“好的,謹遵老祖宗懿旨”,朱厚照乖巧的應著。
弘治帝一頭汗,求助的望向吳太后,吳太后笑而不語,看張皇后,張皇后別過頭,再看朱厚照,朱厚照卻是低頭看著地下光可鑒人的瓷磚,氣得弘治帝就想一腳踢過去。
太皇太后這是非要自己馬上表態,算了罷了,怎么說也算是好事一樁,雖然和禮制、祖制有所違背,但規矩不就是人定的嘛,能定也就能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