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不是地震帶,地殼較為堅韌,這個小荒山下方的地幔層活動最為薄弱,適合在這里進行鉆井。
周宇接到這個消息,立刻讓星火科技開始行動。
星火科技已經向政府提出開發地熱能源的申請,經過中科院等專家討論,驗證地熱能源開發利大于弊。
國家也希望星火科技能開發出地熱能源,讓華夏在掌握一個新的能源渠道。
地址確認之后,相關部門立刻給星火科技辦理開發手續,正式開始對這個小荒山進行三通一平。
大型機械開始入場,清理出一條簡易道路,國家電網開始架設10千伏高壓電線桿,用于基地的供電。
工廠正在緊急生產材料和設備,地熱能源基地開始建設。
科學家們也沒有閑著,他們根據探測團隊收集到的地殼數據,開始計算鉆井的位置和數量。
數十臺超級計算機一刻不停,根據科學家構建出的算法,開始模擬鉆井打通到地幔層,對地面所造成的影響。
經過兩周的計算,科學家計算出最佳數據,他們計算出三公頃的小荒山,需要打通48個鉆井,并確定好每個鉆井的位置。
劉景也完成溫差發電機的研制工作,星火精密制造公司正在緊急制造。
地熱能源基地也初具規模,這個小荒山上石子已經被清理,帳篷也換成了組裝水泥房。
大型機械開始在小荒山上挖掘深度50米的地底空間,整個空間占地60平米左右。
這個空間是安置溫差發電機的空間,但空間的墻壁上都裝有耐高溫的合金鋼板。
合金鋼板的外壁連接有導熱材料聚硅苯乙烯。
這是科學家們通過嚴密計算巖漿噴發到地面具有的溫度和壓力,設計出來的安全屋。
如果巖漿真的噴發,導熱材料聚硅苯乙烯會把合金鋼板上的熱量飛速導出去,讓合金鋼板快速冷卻。
這樣就會讓安全屋內部的巖漿快速冷卻,最后形成巖漿巖狀物質,直接堵塞鉆井。
通過這個安全防護手段,哪怕是選址不當,鉆井真的噴發,也只不過是報廢一個鉆井,巖漿噴發不會形成真正的火山噴發,導致災難后果發生。
1月25日,星火科技周宇、硅基材料實驗室主管姜隆、星火精密制造公司總工程師賈云,發改委副主任王大山來到地熱能源基地。
王大山看到已經大變樣的小荒山,他激動的說道:“周宇先生,希望你們星火科技這次真的能開發地熱能源。
如果地熱能源真的可以利用,并達到星火科技匯報的能源轉化率,那它就完全改變世界的發展。
這么一座小型的地熱能源基地,如果發電量真的能趕上一座中型水電站,那對于能源格局的改變太大。
我們國家就真的能把火力發電站削到極限。
沿海地區利用核能,內陸地區利用水利和地熱能,哪怕耗電再增加幾倍,我們國家也不會有缺電現象。”
周宇理解王大山的心情,現在核能是最佳的發電能源,但核電站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核電站運行中需要大量的水。
核電站必須利用大量的水資源對核反應堆進行冷卻。
也必須準備大量的水資源,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
華夏內陸地區哪怕是通過管道輸送淡化的海水,也只能解決生產生活用水,無法解決核電站龐大的用水量。
周宇自信的說道:“王主任,我們第1臺鉆機馬上啟動,您再等待一段時間,就能看到地熱能源開發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