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做學問做夠了,他便想出仕。出仕做夠了,他又想教書。現在,更是跑到海外去當總督了。他一直都在不斷的嘗試新的東西,從來沒有想過要守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這樣的文人才是皇上需要的干臣。”
老朱越聽越是滿意,到了最后甚至笑了起來,說道“朕知道你是在向朕推薦你的好友,不過方孝孺的確是不錯,你這個推薦朕接受了。”
“皇上英明,小子這點心里哪里瞞得了皇上的慧眼”韓度帶著幾分被當場揭穿的尷尬,諂諂的說道。
老朱笑過之后,臉色逐漸冷然下來,看向韓度“你說的沒錯,有些文官的確是庸庸碌碌,處處掣肘,朕煩他們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一次更是膽敢推出詹徽來和朕示威,若是不收拾他們,朕咽不下這口惡氣,你有沒有什么辦法收拾他們”
韓度點點頭,回道“皇上,要徹底鏟除這些文官勾結,最好的辦法就是取消科舉。”
“取消科舉”老朱聞言,眉頭頓時就緊緊的皺起來。
韓度鄭重的點頭,“正是。”
可是面對韓度肯定的回答,老朱卻有些猶豫不決,抬眼看向韓度問道“為何”
韓度連忙解釋“皇上有所不知,科舉限定了科場考試的范圍是四書五經。而天下研究四書五經最多的,是那些人”
“就是這些文官和儒生。”不等老朱回答,韓度直接說道,“這些人將四書五經研究透徹之后,便能夠輕松的應付各種科場考試。科舉在他們眼里,完全就變成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臣還有一問,天下書生為何讀書”韓度看著老朱。
老朱下意識的回道“為了濟世安民,報效朝廷”
韓度搖搖頭,“這是他們的過程,不是他們的目的。書生之所以十年寒窗苦讀的目的,就是通過科舉做官。而一旦科場考試的訣竅被那些文官和儒生掌握,試想一下,一個渴求高中做官的人,還不對他們頂禮膜拜還不將他們的話奉為圭臬還不對他們吩咐言聽計從”
“而一旦這些人勾結朋黨,一呼百應之下,恐怕很快就會尾大不掉。甚至反過來威逼,朝廷的政令稍有不順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會聚集起來鬧事逼宮。”
“他們敢”老朱吹胡子瞪眼的看著韓度,聲音冷厲。
韓度閉上嘴,沒有繼續說話。文官究竟會不會,韓度相信不用自己解釋,老朱肯定也能夠明白。
畢竟老朱自己都經歷過被文官齊齊逼宮的事情,而且還不止一次。好在老朱不和文官講什么道理,直接讓人在奉天殿外廷杖,集體打了幾次文官的板子,才把這股歪風邪氣給剎住。
韓度神色有些低沉,“皇上是一言九鼎的開國之君,他們都敢直言頂撞。那皇上想過沒有,他們會如何對付往后的帝王還是像現在一樣,直言上諫,然后被打板子,還是”
有些話,韓度沒有明說,但是韓度相信以老朱的聰慧肯定知道自己的意思。
老朱的臉色陡然陰沉下來,不怪韓度多想,實在是宮里發生過的事情不少。連嫡孫都能夠遭人毒手,甚至連太子都被人下毒。雖然這些都不是那些文官做的,但是誰也不能夠保證文官就絕對不會這樣做啊
韓度繼續說道“想要徹底斬斷這些文官儒生的影響力,那就他們的價值來源。他們最大的價值,就是讀透徹了四書五經,只要科舉不再考四書五經,那這些人就不會再有絲毫的價值。到了那個時候,狗都不會去聞他們一下。”
“不考四書五經,那考什么”老朱疑惑的看向韓度。
韓度面對老朱迷茫的目光,頓時心里如同驚濤駭浪的翻涌起來。成與不成,就在這么一哆嗦了。若是成了,那以后書院必定光芒萬丈。若是不成,那以后書院就只能夠選擇沉寂下去了。
“這天下的學問又不止四書五經”見老朱臉色沒有變化,韓度才鼓足勇氣說道“可以考數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