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吉不僅對百姓的生活了如指掌,畢竟他從小就生活在其中,而且他還擔任過舊港總督,有著豐富的閱歷和經驗。他太知道商賈都是一群什么東西,那完全就是一群無利不起早的貨色。
他和先生說的時候,語氣都還比較委婉。但是在他的心里,一旦百姓全部需要用銀錢來繳納賦稅,那么他說的這種情況,就必然會出現。原本先生此舉是有利于百姓的,但是他擔心最終會變成對百姓的傷害。
韓度放下茶杯,兩手交疊在肚子前面,往椅背上靠去。
笑著看向王元吉,說道“你能夠想到這一點,那就說明你是真正的能夠獨當一面了。你沒有說錯,一般情況都會變成這樣。”
王元吉定眼看著先生,他知道既然先生也看到了這一點,還堅持讓百姓用銀錢繳納賦稅,那就說明先生必然有更深層的理由,讓現在這么做。
韓度豎起一根手指,說道“你說的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三個問題,咱們來先說第一個。”
“學生洗耳恭聽。”王元吉頓時恭恭敬敬的朝著韓度一拜。
韓度卻擺擺手,說道“不用如此緊張,來,坐下,咱們慢慢說。”
王元吉依從的坐在韓度面前。
韓度頓了頓之后,說道“咱們先來說第一個,為什么我要讓百姓繳納銀錢。你也說了,之前收的都是實物,而除了米糧之外,其他實物都會有折色,對不對”
“是的。”王元吉微微點頭。
“那么你可知道,折色是多少”韓度笑吟吟的看著他。
王元吉毫不猶豫的回道“應該有兩三成。”
“兩三成”韓度頓時哈哈笑了起來,搖搖頭朝王元吉說道“你這都是那年的老黃歷了”
“難道不是嗎學生記得,學生在求學之前,各種折色的確是兩成左右。”至于求學之后,爹娘怕打擾了王元吉的學業,也沒有刻意和他說起過這些東西,他自然就不知道了。而等到他來到京城,之后就是在書院,然后朝廷,然后舊港,到現在他連一家人都給接到了京城,再也沒有回去過,自然對此不是很清楚。
“若是只有兩三成,我又何必費這個勁呢”韓度隨后起身,到書架上拿出一本冊子,遞給王元吉之后,又坐回到椅子上。
“這是我派人在應天府查出來的,天子腳下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其他人地方”
王元吉連忙打開,一字一句的看下去。看到最終數字的時候,臉色不禁一變,“折色竟然有兩倍多,怎么會有這么多”
韓度看到這數字的時候,也有些不敢相信,這究竟是要什么樣的人,才能夠狠下心來,把百姓繳納的賦稅直接加了兩倍多。
“貪得無厭啊,欲壑難填你說這些人現在就剛給百姓加這么重的賦稅,等到以后那還不將百姓剝皮拆骨給吃了”
王元吉看了又看,最后將冊子放在案桌上,朝韓度拱手道“現在做的是對的,若是現在不將賦稅統一起來,那將來恐怕還真的會導致無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