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應天府府治所在地,是明建國之都,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成為留都。南京城規模龐大,外城逾60里,依照《周禮》,根據“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結合南京虎踞龍盤、依山傍水的地勢而成。
南京城人口眾多,到崇禎時,南京城人口已達200萬,是大明朝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也一直是大明的富裕之地,江南的軍政中心。
南京地理條件優越,北倚長江,運輸便利,南有秦淮河繞城而過,是水運集散地。自古就有“龍蟠虎踞”的美譽,鐘山龍蟠于東,石頭城虎踞于西,南京城位于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處,人口稠密,商業繁榮。皇城區在城東側,北枕鐘山支脈富貴山,南臨秦淮河。
王公大臣們的宅第,則是集中在東南權貴區,魏國公府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鄭和宅在馬府街等。酒樓則分布在商市匯集的城西南一帶。
崇禎朝北地天災人禍,糜爛不堪,江南雖然物華天寶,富裕安寧,但烈火烹油之下,也早已經危機四伏。
南京城,大功坊,高宅,正堂。
“馬大人,你也來了,稀客,稀客!”
須發皆白的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上前見禮,笑意盈盈。
“多日不見,高大人是越來越清健了。”
馬大人笑呵呵回答,拱手行禮。
“聽聞馬大人近作《大千世界》圖,畫置景遠山近水,山下磯渚,坡壑橫陳,呈現江天遼闊之景。近景為疏林、水榭散落江渚之間,風情別具。老夫何時能得一觀?”
高弘圖喜笑顏開,興致勃勃。
“高大人,馬大人和在下聯袂而來,是為國事,而不是談詩論畫的!”
兵部尚書史可法臉色通紅,怒氣勃發。
“史大人,你這性子,總是太急。”
高弘圖哈哈一笑,擺了擺手。
“兩位,請坐。”
幾人分賓主坐下,史可法迫不及待開口。
“高大人,王泰狼子野心,我意已決,會和馬大人一起,帶兵北上勤王!”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目空一切,好狂妄的一個匹夫!真以為他是這天下之主嗎?
他的眼里,還有春秋正盛的當今天子嗎?
“史大人,南京加上馬大人的部下,也不過兩三萬烏合之眾。你真的以為,他們能起多大作用?”
高弘圖緩緩道來,不徐不疾,目光看向了馬大人。
“馬大人,你說呢?”
他已經六十多歲,遠不如年輕了近二十歲的史可法“年輕氣盛”。
二人口中的馬大人馬士英,乃是廬鳳總督、南京兵部侍郎,也是封疆大吏,手下有些兵馬。
馬士英不但是名士,詩文、書畫也有傳世。
高弘圖的輕言細語,看在史可法眼里,讓他怒火中燒,不等馬士英開口,立刻發作了出來。
“君王召天下兵馬勤王,難道我等視若無睹,坐看君父于危難之際嗎?”
王泰在中原任意妄為,李自成西北如火如荼,建奴攻陷山海關,天下動蕩,京師危在旦夕,作為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胸中火熱的激情,瓢潑大雨也難以平息。
“高大人,史大人憂國憂民,一片公心,高大人不要在意。”
馬士英接過了話頭,鄭重其事。
“王泰亂臣賊子,其勢已成,若不剿除,流毒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