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無百年命!
自老奴努爾哈赤七大恨抗明以來,三十多年過去,大清國勢之強,兵威降臨,鐵騎縱橫天下,直有問鼎中原之勢。
但誰會想到,僅僅十年時間,曾經縱橫馳騁,似乎戰無不勝的大清鐵騎,敗的一塌糊涂,敗的心驚肉跳,敗的沒了心氣。
漢人來索命,來報仇雪恨了。
這可是僅僅三十年,距離百年,差了整整七十年!
難道說,大清建國僅僅十三年,這氣數就盡了?
崇禎十五年,黃太吉突然病死,由于生前未立儲君,滿清皇位懸虛,宗室諸王,人人覬覦。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明爭暗斗,最終乳臭未干、年僅六歲的黃太吉九子福臨即位。
福林繼位,鄭親王濟爾哈朗與睿親王多爾袞共同輔政。逮后多爾袞獨擅威權,不令濟爾哈朗預政,遂以母弟多鐸為輔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稱皇父攝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攝政王行之。儀仗、音樂、侍從、府第,僣擬至尊。擅稱太宗文皇帝序不當立,以挾制皇上。構陷威逼,使肅親王豪格不得其死,遂納其妃,且收其財產。更悖理入生母于太廟。僣妄不可枚舉。大臣等畏威吞聲,今冒死奏聞,伏原重加處治。
多爾袞消除異己,自認攝政王,大權獨攬,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是喜悅之人,不應官者濫升,不合己者濫降,以至僭妄悖理之處,不可枚舉。不令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入朝辦事,竟以朝廷自居,令其日候府前。
至于豪格和多爾袞,本就宿怨已久,再加上皇位之爭,更是勢成水火。多爾袞心機深沉,將有勇無謀的豪格無情打壓,廢黜后關入大牢。隨著權力迅速膨脹,多爾袞窮侈極欲,于八旗選美女入府第,并于新服喀爾喀部索取有夫之婦,還逼娶朝.鮮公主,又嫌其不美,讓朝.鮮再選美女,搞得朝.鮮朝野大怨,大清國眾大臣更是滿腹牢騷。
可即便如此,即便是多爾袞的親兄弟、羽翼多鐸橫死,多爾袞在大清國的地位,依然是根深蒂固,無人可以撼動其地位。
饒余貝勒阿巴泰、武英郡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多羅貝勒杜度、禮烈親王代善等死病殆盡,即便是輔國公滿達海、固山貝子尼堪、固山貝子博洛、護軍統領鰲拜、議政大臣蘇克薩哈等滿清年輕一代的將領,也是接二連三陣亡。
滿清元氣大傷,后繼無人,只剩下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獨撐門面,濟爾哈朗看似急流勇退,多爾袞就更加唯我獨尊了。
睿親王多爾袞府邸,大堂之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一切的一切,無不透出奢華之感。
“明軍已經是大軍壓境,隨時都會大軍壓境,要是明軍從東西南三面進攻,我大清腹背受敵,處境可是不妙啊!”
大堂首位上,鄭親王濟爾哈朗首先說了出來。
盡管被多爾袞限制,自身權力受到極大的限制,大清國局勢日益惡化,忍辱負重的濟爾哈朗,此刻只有強打起精神,殫精竭慮。
畢竟,大清還有十幾萬大軍,可以與之一戰。
只要擊退了河南衛軍,大清就可以度過危機,甚至可以重復往日的輝煌。
大清要是沒了,數十萬旗人的性命也就沒了。
“明狗兵強馬壯,咱們恐怕只能等死了!”
饒余貝勒阿巴泰的四子安郡王岳樂,臉色鐵青,咆哮了出來。
阿巴泰五子數女,除了博洛在和河南衛軍交戰時陣亡,其余子女家大業大,富貴逼人。岳樂,這位阿巴泰的接班人,年輕的滿清新一代將領,沒經歷過血與火的大戰,還是沉不住氣。
“岳樂,你不要太急躁,今天大伙在這,就是來談對付河南衛軍這事,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總有辦法的!”
巴布泰,努爾哈赤的第九子,多爾袞的九哥,奉國將軍,在一旁耐心勸道。
“明軍兵強馬壯,火器兇猛,大家不如請睿親王奏明皇上,離開盛京城,進草原,走西域,這樣還有一條生路!當年遼人的耶律大石,不就是帶幾百殘兵敗將,建立西遼國的嗎!”
武英郡王阿濟格的次子鎮國公傅勒赫,喜讀史書,在滿清王公大臣里面,算是個異類。
旗人才多少,漢人千千萬萬。旗人對漢人燒殺搶掠,罪行罄竹難書,連緩沖的余地都是渺茫。漢人這次傾國而來,呆在盛京,除非取勝,否則就是死路一條,要想再呆在遼東,恐怕是異想天開。
“西域!”
吏部承政鞏阿岱,多爾袞的堂兄,驚訝地看著傅勒赫,暗暗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