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鐵廠隔河相望的則是火藥廠,同樣也是高墻隔離,衛兵把守,這也是為了安全生產起見。
巨大的長方窯,里面堆滿了木材,活塞式抽風木箱把窯里面的空氣基本抽完,一車車的火炭被送了進去,木炭窯被緊緊關上,大約經過一天的功夫,木材完成加熱,就是制好的木炭。
從山腰奔騰而下的水流,帶動山腳下水邊直徑約五米的水車旋轉,水車上的曲柄隨著水車轉動,曲柄帶動岸邊碾盤上的石碾,來回做圓周運動,上面的木炭塊被碾碎,直到完全成細粉狀態,才被收集起來,然后通過篩選,過濾下來的就是木炭粉。
同樣的圓柱形窯爐上端封閉,鐵礦石和煤炭在窯里面壘疊起三米多高,水力帶動搖柄,風箱不斷抽動,爐火熊熊,刺鼻的黃色氣體上升,經過冷凝處理,形成黃色的結晶物,這就是火藥廠生產出來的硫磺粉,也是制造火藥必不可少的三大原料之一。
硫磺在空氣中容易爆炸和燃燒,一般情況下都是單獨放在庫房里面,隔絕空氣,避光保存。
南山開采下來的鐵礦石,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黃鐵礦,黃鐵礦中的硫含量在一半以上,雖然影響了冶鐵的數量,但卻能制造出大量的硫磺,可謂是禍福參半。
木炭粉和硫磺的制造,都不稀奇,而土法制硝,才是整個火藥廠里最神奇的部分。
火藥廠的水泥廁所,里面的人糞和尿液通過水泥渠道,流向幾十米處陰暗潮濕里的化糞池,人糞和尿液與沙土攪拌均勻,經過20多天就能得到土硝,土硝經過沉淀分離,最后才是生產火藥所要的硝。
“這洋教士真是能折騰,那么好的松江布,拿來做衣裳多好,全給糟蹋了!”
看到工匠們分離土硝的是上好的松江布,王二心疼地抱怨了出來。
“王二,叫你折騰你也不會。這是科學,你得好好學著。”
王泰微微一笑,語重心長。
年輕的王二,18歲的年齡,學習一點也不晚。
松江織造技術精湛,享譽海內,產品行銷全國,遠銷日本和朝鮮,有“衣被天下”之稱。松江布質地優良,世人譽之松江美布,價格比普通白棉布高出一倍以上,就連富戶也多穿松江布。
王二這樣抱怨,一點也不為過。
“你就不要埋怨了。越好的布,過濾的水才越干凈,將來做的火藥就質量越好。這可是事關兄弟們性命的事情,馬虎不得。”
水和土硝一起混和好,攪拌均勻。工匠們在篩網上鋪上一層棉布,中間放上細沙,再鋪上一層棉布,再加上一層木炭粉,最上面又是一層細沙,等棉布鋪好固定了以后,攪拌均勻的硝水被倒了進來。
“輕輕攪動,不要太快,不然蒸發的慢,時間太長!”
魯昭指揮著工匠操作,滿頭大汗,身上傳教的黑袍,早已經變成了中式的漢服。
而在他一旁,王浩,則是在旁邊一邊觀察,一邊記著。
火藥廠雖然草建,但是所有要求十分嚴謹,各個工序都有工作流程和職權劃分。從對待生產的科學態度和技術上來看,西方確實已經超過了東方。
“神父,回頭我讓人給你多做幾套衣服,省得你沒有換洗的!”
“王泰,多謝你了!順便告訴你,我的牛肉要吃完了,麻煩你準備一下了!”
魯昭也不客氣,大聲喊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公子,已經讓人去買去了,晚上就到。”
王泰點了點頭,輕聲道:“這洋教士是寶貝疙瘩,千萬不能怠慢。要牛肉就牛肉,要天鵝肉也得弄下來!”
王泰有些感慨。這要是后世,來個技術封鎖,不知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就光刻機,不知遭了多少西帝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