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姚東照,見過督師!”
兩個頭戴方巾的儒生進來,一起上前見禮,三旬微瘦的姚東照首先開口。
“姚義士,你真是雪中送炭!本官代軍中的上萬將士,多謝你了!”
盧象升滿面笑容,有這些仁人志士,抗擊東虜大軍,也讓他多了幾分信心。
“督師率大軍抗擊東虜,學生義不容辭。”
姚東照肅拜了一下,言詞懇切。
“督師,近日巨鹿、隆平、南宮等縣頻遭韃子禍害,韃子大軍達數萬之眾。學生代我河北父老,懇求督師不要和韃子硬拼,退軍巨鹿城中,或是廣平府、順德府一帶,借民眾之力,抗擊東虜大軍。”
盧象升吃了一驚,他看著姚東照,脫口而出。
“姚義士,你怎知有東虜大軍在側?”
“督師,近日縣中各地逃難的百姓不絕,學生也是從百姓口中得知東虜大軍情形。百姓雖然眾口不一,但東虜大軍似乎人多勢眾。督師身負天子重托,天下重任,還請慎之。”
盧象升臉上一紅,軍中斥候沒有偵查到的敵情,卻是來自一個地方的生員。
準確地說,是來自于那些劫后余生的百姓。
他微微沉吟片刻,緩緩開了口。
“姚義士,你的好意我心領了,此事我會慎重考慮。”
盧象升不置可否,姚東照和旁邊的高胖儒生對望了一眼,高胖儒生肅拜了一下開口。
“盧督師,在下李應薦,東昌府恩縣人,曾官授御史,后因言獲罪,被削職為民,現寄居濟南城。”
盧象升還了一禮,點了點頭。
“李御史,你此番前來,是有要事吧?”
一個濟南府的前御史,他來找自己,究竟所為何事?
李應薦從懷里拿出兩封信來,肅拜道:
“督師,在下月前販糧來巨鹿,本應早早回歸山東,受濟南府張名世張公所托,在此等候盧督師多時。所有相干事宜,督師看了書信便知。”
“原來是張名世張公!”
盧象升恍然大悟。張名世和他算是同年,只不過張名世中舉的年歲較晚,仕途坎坷。而他,自然是青云直上,兩者的交集就少得多了。
不過,二人有過交情,對彼此的印象也不錯。卻不知道,這位舊識如此處心積慮,到底是為了什么。
衛士呈上書信,盧象升仔細看了起來。
看完張名世的信,盧象升面露驚愕之色,微微搖了搖頭,沉吟片刻后,他跟著打開了另外一封書信。
“黃口小兒,不知所云!”
看完了另外一封信,盧象升面色通紅,重重把書信拍到了桌子上。
“李御史,你可知這王泰是何方神圣?”
“回督師,在下只是受張公所托,送書信于督師。至于這王泰,在下只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