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不會是壞事,不然楊嗣昌也不會如此鎮定。
聽說王泰在河南墾荒屯田,搞的有聲有色,看來和屯田有關。
崇禎打開奏折,看了片刻,哈哈笑了起來。
“王承恩,你把這奏折給各位卿家看看!”
楊嗣昌胸有成竹,接過奏折一看,也是手指微微發抖。
“紋銀……50萬兩!這王泰,怎么會有這樣大的手筆!”
“50萬兩!”
傅宗龍和李待問、謝陞幾人都是大吃一驚。短短半年不到,王泰一個小小的河南都指揮使,竟然上貢銀兩80萬兩,這樣的斂財之能,大明朝又有幾人?
“番薯、銀元、銅元、銀行?”
眾人又是一驚,畝產兩千斤的番薯,作為銀子代替品的銀元、銅元、以及輔助的銀行,看來這王泰,還有一肚子的“歪水”。
“楊卿,既然王泰要解銀進京,那30萬兩銀子,就交于戶部吧。等你到了河南,所需錢糧,就由王泰那里供給,也省去了轉運之苦。”
崇禎的話語,讓李待問大喜過望。國事艱難,開銷巨大,如此一來,戶部不僅不需要掏銀子,反而有進項,戶部庫房,又可以有些存貨了。
“傅卿,張獻忠、羅汝才反于湖廣,其舍河南、湖廣而入陜西,這三路現有兵力多少,能否剿滅流寇?”
崇禎看向新任的兵部尚書傅宗龍,轉移了話題。
這位老臣,中正剛直,倒是位干臣,可以倚重。
“陛下,臣已經核實過,河南、湖廣、四川三路,官軍人數近十萬,應該可以御賊。”
“謝卿家,你們吏部,可否擬好督師的頭銜?”
皇帝追問,吏部尚書謝陞趕緊上前一步,肅拜道:“陛下,楊閣部剿寇,可以督師之名。”
“好!”
崇禎輕輕拍了一下御案,目光轉向楊嗣昌,眼中都是暖意。
“楊卿家,聯以“寇”亂,要煩卿遠行,督師湖廣,聯實不忍卿離去,這朝廷也需要卿家坐鎮啊!”
謝陞、傅宗龍等人都是暗暗羨慕。皇帝對楊嗣昌,可謂是寵愛有加。
“謝陛下圣恩。微臣實不稱職,致方內多儆,仰廑宵旰,咎皆在臣。蒙陛下寬宥而用之,臣敢不竭駑駘之力,繼之以死。”
楊嗣昌心中一熱,上前肅拜,紅了眼眶。
“不要動不動死不死的,朕要你平平安安,將來回歸朝廷,還有大用。”
楊嗣昌慷慨激昂,崇禎也是感動,他微微沉吟,轉移了話題。
“卿家督師湖廣,行軍以何者為先?”
“大軍難以遙控,容臣馳至裹陽,再條陳方略。不過,兵事煩瑣,倚監軍以辦“寇”,湖廣之地,其人多不可用。”
楊嗣昌的話里意思,崇禎聽的明白。楊嗣昌是要朝廷委派一督監,以表其忠心。
謝陞、傅宗龍等人暗自贊嘆。楊嗣昌果然是深思熟慮,
(本章未完,請翻頁)
每一條奏沉都是讓皇帝放心,怪不得可以簡在帝心。
果然,崇禎臉色和藹,點頭道:“軍中將領,卿可自擇賢者,不必上報。”
“謝陛下,賢者如張克儉、宋一鶴皆可入選。”
楊嗣昌肅拜道:“大軍南下,糧草先行,可用江南一戶部司官催運糧草輜重即可。湖廣總兵左良玉雖敗,其人有大將之才,兵也可用,當進為平“賊”將軍。請陛下恩準。”
崇禎朝兵事連連,總兵泛濫,但總兵帶上將軍頭銜的,不過寥寥幾人,一個平賊將軍,已然昭示朝廷對左良玉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