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秦淮河,從南京南城穿過,緩緩注入大江。
秦淮河,六朝煙花之地,自隋一統天下,秦淮河自此衰落,不復昔日盛況。
日月穿梭,王朝更迭,南京城默默無聞,直至明太祖朱元璋開國南京,秦淮河才又恢復了昔日六朝的榮光。
朱元璋以海內承平,思與民偕樂,命工部建十酒樓于江東門外,而五樓專處以侑酒歌妓者,兩京教坊官收其(娼妓)稅,謂之脂粉錢。
官方鼓勵,上行下效,沉寂數百年的秦淮河再度鶯歌燕舞,富庶繁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云集,夾岸樓閣,中流簫鼓,日夜不絕。
秦淮河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士風萎靡,讀書人崇尚奢侈享受、眠花宿柳,官員驕奢淫逸、政務荒馳,多有沉迷于此流連忘返者。殊不知民生凋敝,山河動蕩,百姓水深火熱。
華燈初上,河畔一處雕梁畫棟之中,人聲鼎沸,絲竹管弦,香鬢靚影,美酒佳肴,恍如天上人間。
“虞山先生到了!柳儒士到了!”
一個白發蒼蒼的白面老者,在一個俊俏的年輕書生的相挽下,笑容滿面進了大堂,引起堂中數十人一陣喝彩聲和歡呼聲。
白面老者向眾人回了一禮,一番推辭,和女扮男裝的年輕俊俏書生在主位做了下來。
白面老者錢謙益,東林領袖之一,曾在京師為禮部侍郎,位高權重,以文譽滿江南,士人尊稱為虞山先生。
歷史上,此人以“水太涼”而為人不齒,不過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至于他身旁女扮男裝的“柳儒士”,自然就是“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事了。
柳如是出身微賤,與當代名士李待問、宋征輿、陳子龍等都有過一段戀情。其中與陳子龍的一段情愫,雙方情切意篤,長居松江南樓,賦詩作對,互相唱和。可惜南樓唱和的美景不長,陳子龍元配張氏帶人鬧上南樓。柳如是不甘受辱,毅然離去。
崇禎十一年,二十歲的柳如是結識了原朝廷禮部侍郎、28歲即得探花、文貫天下的錢謙益。崇禎十三年,柳如是與錢謙益再相遇,錢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處以“如是我聞”之名另筑一“我聞室”以呼應柳如是之名。二人徜徉于湖光山色,詩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嫁此時已年過半百的錢謙益。
崇禎十四年,柳如是嫁給了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錢謙益。錢謙益娶柳如是后,為她在虞山營建壯觀華麗的“絳云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
兩人居于絳云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謙益戲稱柳如是“柳儒士”。
而今天在場的江南名士,就有柳如是的舊愛陳子龍,只不過時過境遷,二人早已沒有了情愫之念。
“石齋先生,你也來了。”
錢謙益坐下,向一旁臉色肅然的黃道周拱拱手,笑容可掬。
“虞山先生,幸會,幸會!”
黃道周趕緊回了一禮。他雖然曾是詹事府少詹事,可是無論是年齡,還是資歷,都相差錢謙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