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泰微微搖了搖頭,指著鍋底部分。
“你知道這是那里嗎?”
看到張煌言懵懵懂懂搖了搖頭,王泰目光幽幽,輕輕嘆了口氣。
“這是松山城,用不了多久,我大明官軍就會東進,在此處和建奴決一死戰。”
“松山?”
張煌言大吃一驚,上前幾步,來到沙盤旁,仔細看了起來。
“怪不得我覺得有些熟悉,似乎和報紙上所說的遼東戰事有關,原來如此。這里是松山,這里就是塔山,這里一定是錦州了!”
他疑惑地轉過頭來,看著王泰。
“大人,你也要領兵出征嗎?”
王泰嚇了一跳,還以為張煌言要問他從那里得到這些軍事數據。
高起潛是寧遠監軍,又有許多來河南的商旅運送貨物去關外“明占區”,地圖就是這些人提高的資料或口述,雖然不是十分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此戰乃是國戰,我豈能袖手旁觀。我已經向朝廷上了折子,請求帶兵北上。現在就看朝廷的回復了。”
王泰看著沙盤,眉頭緊皺。
“大人,小人愿隨軍出征,為國討賊!”
張煌言急不可耐,立刻說了出來。
王泰正在說話,卻看到王夫之也在旁邊傾聽,不由得一愣。
“王夫之,你也作完了嗎?”
“大人,我的地圖才繪完,沙盤還沒有制作。聽到大人說關外戰事,不由自主停了下來。還請大人包涵。”
王夫之微微一笑,不卑不亢。
“你倒是直接。”
王泰看了看王夫之的沙盤,果然才剛剛鋪沙。
“王夫之,聽說你十分好學,不過對于戰術課和操作演習,你似乎不太上心。”
王泰的話,讓王夫之臉紅了半邊。
“大人,我……”
“大人,王夫之博覽群書,但他對行軍打仗,似乎志不在此,還請大人原諒。”
張煌言上來,為王夫之說話。
“王夫之,河南百廢待興,尤其是教育,如果你愿意,可以去擔任都司儒學一職,抓義務教育,編寫課本,圖書館也納入管理。你覺得如何?”
如果不是知道王夫之是哲學大家,知道此人志趣高潔,明亡后到死也沒有剃發,以“明遺臣行人”自稱,王泰也不會為他開綠燈。畢竟,軍中以紀律和服從為優。
王夫之沉思片刻,這才點了點頭。
“大人,小人不是不愿意去關外,只是小人要去參加歲試,還請大人不要見怪。”
王泰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王夫之,隨你。你要回來,河南巡撫衙門,永遠有你一席之地!”
這個王夫之,果然是鋼板直男,心直口快。
“大人知遇之恩,小人沒齒難忘!”
王夫之單膝跪下,抱拳行禮。
王泰擺擺手,王夫之站了起來。
王泰看向了張煌言。這二人,一文一武,都是志士,不過一個是戰略大家,一個是純粹文人而已。
“張煌言,你呢?你要不要回去參加歲試?”
“大人,小人志在統兵決勝于沙場。小人愿往遼東,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尸!”
張煌言慷慨激昂,王泰滿意地點了點頭。
無論如何,有張煌言這樣的年輕軍官,他對河南衛軍的戰力,也是充滿了希望。
閻應元和陳明遇一前一后走了進來,看到椅子上的王泰,趕緊一起欠身行禮。
“見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