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進來的時候,轟隆隆的火炮聲不停,他隨著炮手們來到靶場上,只見三里外的距
(本章未完,請翻頁)
離,火炮打的土石紛飛,幾堵土墻轟然倒塌,氣勢迫人。
“天哪,炮彈怎么會爆炸?”
李定國目瞪口呆,他從一棵枯樹上用力拔下一枚彈片,悚然心驚。
這火炮要是打在人群中,不知會是怎樣的一片腥風血雨?
“胡東,加緊鑄造火炮、炮彈,遼東的戰事,希望能用得著!”
洪承疇大軍屯于寧遠城,只怕用不了多久,遼東戰事就要開啟,只怕朝廷會調河南衛軍北上。未雨綢繆,動員令從現在就得展開。
“李定國,你來了。”
看到滿臉驚駭的李定國,王泰微微點了點頭指了指桌上的食物。
“嘗嘗。”
“咳!咳!”
李定國拿起一塊“干糧”放入口中,皺著眉頭吃下,猛烈咳嗽了起來。
“吭吭,大人,這“干糧”也太硬了吧!”
不過,這薄薄的長方形小塊“干糧”吃起來,口感倒并不差。
他李定國,又有什么差的東西沒吃過。
“這是軍用“餅干”,只有大戰才會食用。”
王泰搖搖頭,目光幽幽。
“這種“餅干”,由面粉、糖、油、核桃等物制成,能補充將士們的身體所需。如果有水,就不會那么難吃。”
軍用“餅干”,和后世的壓縮餅干類似,高溫殺菌下的耐饑食品,常溫下可以保存半個月以上,軍糧匱乏時使用,無往而不利。
“大人,聽你的意思,你是要揮軍北上了!”
李定國一邊觀察著餅干,一邊假裝漫不經心問道。
“揮軍北上?”
王泰恍然若失,搖了搖頭。
洪承疇,明末漢奸之首,他要是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就不是八面玲瓏的洪承疇。而王泰,也不會憂心忡忡,擔心他傷了漢民族的元氣。
聰明人,總是有自己的人生準則,不會固執,也不會冒險,因為他們首先得明哲保身。不安全,風險太大的事情,他們從來不做。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句話用在洪承疇、吳三桂身上,再也恰當不過。
“李定國,你說,洪承疇會敗嗎?”
王泰良久,才吐出一句話來。
他在報紙上大聲疾呼,也說了注意后路,注意糧道被劫,但他卻不能直接說不要把糧草放在筆架山。這不是告訴清軍,筆架山是洪承疇糧草的堆積地嗎?
至于洪承疇,他能體諒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嗎?
“洪承疇必敗,這沒有什么可奇怪的!”
李定國遲疑了一下,悠悠吐出一句話來。
“洪承疇太過聰明,太看重個人得失。他如果兵敗,很快就會投降,不信咱們走著瞧!”
“你怎么知道洪承疇會兵敗,會投降?他可是有13萬大軍!”
楊震不服氣,立刻反駁了一句。
“13萬九邊精銳,說白了不過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洪承疇這個人,帶兵打仗都怕臟衣服。他愛惜干凈,何況個人得失!作為大軍統帥,他心思太活,沒有狠勁,怎么對付東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