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吧。”
崇禎的聲音響起,語氣溫和,似乎并沒有什么情緒。
“你就是張獻忠的義子,人稱“萬人敵”,如今的懷慶衛指揮使李定國?”
崇禎畢竟是君王,眼力放在那里,一眼便認出來了李定國。
“陛下,微臣就是李定國。微臣得王大人教誨,知道了禮義廉恥、春秋大義,和張獻忠毫無關系。此次北上討賊,臣愿為前鋒,舍生忘死,以報陛下!”
李定國再拜,磕頭碰腦。
“好!果然是高大威猛,國之虎賁!國家有難,正需要你們這些熱血男兒以赴國難!平身吧!”
崇禎的臉色紅了起來,聲音也高了幾度。
“謝陛下!”
李定國站了起來,臉色通紅,畢恭畢敬。
“你是顧絳,江南佳公子,彰德衛指揮使。想不到你一個讀書人,卻是高大威猛,文武雙全,比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酸儒強多了!看到你們,朕高興,高興!”
崇禎笑了起來,滿眼的欣慰。
三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站在面前,讓他也是莫名地振奮起來。
“陛下,臣蒙陛下提攜,王大人知遇之恩,定當奮勇當先,血染沙場,大破建奴,以報朝廷,以報陛下!”
顧絳也是戰戰兢兢,伏地而拜。
“快快平身吧!”
崇禎擺擺手,等顧絳站起身來,這才看向了王泰,滿意地點了點頭。
“王泰,你是慧眼識珠,這些個仁人志士,都被你給搜刮光了。這是野無遺賢啊!”
“臣只有舉薦之功,任用賢能,陛下功不可沒,臣與陛下共勉。”
王泰的話,讓崇禎哈哈笑了起來,原來準備好的責罰之語,一時忘在了腦后。
王承恩看崇禎心情舒暢,也是暗暗松了口氣。
要是二人來個一問一答,問責不斷,就大為不妙了。
“王泰,此次北上,你河南衛軍共有多少?”
終于回到了戰事上,崇禎臉色凝重了起來。
“回陛下,兩萬戰兵,一萬輜重輔兵,共三萬兵馬!”
如果可能,王泰愿意河南衛軍所有新兵老兵一起出關,好好廝殺一番,順便也鍛煉一下隊伍。但樹大招風,他只能善意的謊報。
“輔兵可以守城,戰兵可堪一戰?”
崇禎緩緩問道,目光中有些懷疑之色。
“陛下,河南衛軍但知忠君報國,為國殺敵,輕生赴死,有進無退!”
王泰的話,讓崇禎微微點了點頭,臉色也變的溫和了幾分。
忠君報國,輕生赴死,有這樣的態度就行。
王泰則是暗暗心驚。看來,在朝廷和君王的眼中,河南衛軍只是來修修補補,打下手的,并沒有人以為河南衛能沖鋒陷陣,甚至力挽狂瀾。
也許,在他們眼中,河南衛軍雖然有些戰功,但是和朝廷的九邊精銳、關寧鐵騎相比,并不能相提并論。
這從河南衛軍沒有入京面圣就知道了。
“王泰,這些都是彈劾你的奏折,說你在河南設講武堂,有違祖制;你修路搭橋,避開開封府;還有,大軍剛剛聚集,南陽府和歸德府就盜匪縱橫。這些事情,你怎么解釋?”
終于,崇禎指著桌上的一堆奏折,開始發難。
“陛下,臣修路搭橋、單單避開開封府,是因為財力有限,捉襟見肘。一座開封城,可修20座中城。開封城百千人滿腹牢騷,但河南400萬的百姓,卻記得官府的好,記得皇恩浩蕩,對陛下和朝廷感恩戴德。400萬對千人,其中得失,陛下自有分曉。”
(本章未完,請翻頁)
王泰不卑不亢,素拜一禮,侃侃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