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400萬的百姓?”
崇禎大吃了一驚,眼神充滿驚詫。
萬歷年間,河南人口或許有400多萬,但如今……
河南連年天災戰禍,人不是應該死絕了嗎?
王泰使了個眼色,顧絳趕緊把冊子遞了上去。
“陛下,這是河南六月初統計的黃冊,人口已經破了400萬。自兩年前臣在河南興修水利、墾荒屯田以來,除去河南本地的百姓,外省的流民也紛紛涌入。以臣估計,或許明年初,河南的人口,就會超過500萬!”
崇禎點點頭,翻起了冊子,片刻,這才抬起頭來。
“王泰,你這個巡撫,做的好!一國之模范,河南名副其實,王泰你也是不負盛名。”
崇禎連連點頭。皇親國戚之牢騷,和國之根本,他還是知道輕重緩急。
“陛下,臣已留下大軍,足以對付土匪流寇。等關外的戰事平息,臣自會解決流寇后患,一勞永逸!”
王泰又是肅拜一禮,那些搶掠的事情,被他一筆帶過。
“王泰,左良玉被人刺殺,你怎么看?”
崇禎猛然出口,眼睛緊盯著王泰,注意著他的一舉一動。
“陛下,左良玉囂張跋扈,難以節制,不管他被誰所殺,臣都是毫無惋惜。”
崇禎看王泰面色平靜,毫無破綻,會心地笑了起來。
左良玉九拒楊嗣昌軍令,致使張獻忠偷襲襄陽城差點一擊得手。楊嗣昌重病身亡,左良玉難辭其咎。作為楊嗣昌一手提拔的王泰,他對左良玉下手,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王泰現在的表現,倒是讓崇禎狐疑。人走茶涼,楊嗣昌已死,王泰和左良玉毫無過節,難道說,王泰真的和左良玉被刺無關?
左良玉和張獻忠、李自成,以及革左五營交戰多年,流寇恨左良玉入骨,被流寇所殺,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再加上左良玉暴虐嗜殺,四處樹敵,想要他腦袋的人數不勝數,可能多多。
“湖廣巡撫宋一鶴上了奏折,說左良玉之子左夢庚才能欠缺,難以服眾,奏請將左部并入孫應元、黃得功部。朕猶豫不決,恐怕此舉寒了功勛之心。”
崇禎看向了王泰,微微一笑。
“王泰,你有什么想法,直言進諫就是。”
孫應元、黃得功鎮守湖廣,戰功表現中規中矩,但怎么著,也比左夢庚靠譜。
歷史上,左良玉病死,左夢庚率部投清,屁都沒放一個。把數萬大軍放給他統領,實在是為虎作倀、縱橫馳騁。
“陛下,宋大人經營湖廣,政績卓著,他所言應是中正之言。孫應元、黃得功兢兢業業,身邊又有朝廷大臣監軍,應是上策。至于左夢庚,可厚加安撫,升官加爵即可。”
王泰也不掩飾,直抒己見。
范復粹致仕,周廷儒雖然進京,但還沒有入閣,這個時候,崇禎也需要臣子排憂解難。
崇禎點了點頭,這樣看來,王泰確實是看不慣左良玉了。
不過,關外大戰一觸即發,由不得他分心。
“王泰,關外的大戰,你有何看法?”
崇禎的視線,再一次回到了援錦的戰事上面。
每一次和王泰談政事,他都有新的收獲,這也是他讓王泰進京的目的,有些離不開、想要傾訴的熱切。
王承恩看了看銅漏,上前壓低了聲音。
“陛下,你看這時辰……”
“叫去備些膳食,讓王泰他們吃些,明日就不要耽擱路程了。”
王泰暗叫不妙。看起來,這一頓晚飯,是逃不掉了。
他倒不是嫌棄飯菜,關鍵是在崇禎面前,誰敢放開了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