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大舉東進的軍情傳來,杏山堡里的李定國等人,也是立刻提起了精神。
“大人真是料事如神,韃子果然東進了!”
李定國拍了一下桌子,興奮地站起身來,開始在堂內踱起步來。
在杏山憋了快20天,大戰終于要來臨了。
“黃太吉都來了,看來這一次,是一場硬戰啊!”
董士元面色發紅,眼睛都亮了起來。
“怎么,老董,你害怕了嗎?”
李定國的一句戲謔,讓董士元的整個臉蛋都紅了起來。
“我是有些怕,我怕這次拿不到黃太吉的腦袋,掙不了那10萬兩銀子!”
董士元躊躇滿志,李定國哈哈大笑了起來。
其實董士元也只比李定國大兩三歲,只不過他先加入王泰的大軍,從河南行軍到關外,一路朝夕相處下來,兩個人無話不說,關系也變得親密許多。
李定國指著地圖上的杏山和長嶺山之間,臉色變得鄭重起來。
“老董,不管能不能殺掉黃太吉,恐怕這一次,這一塊會血流成河了!”
長嶺山南,杏山以北,是通往松山的大道,長嶺山距離杏山,不過七八里,清軍如果安營扎寨,距離杏山也就不過四五里。看來,雙方的大戰,可謂是一觸即發。
“兄弟,韃子要挖壕,一定會從長嶺山和杏山之間穿過,順著大道,一直挖到海邊。看來大人原來的布置,確實是恰到好處!”
雖然王泰早已經叮囑過,眾人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現在清軍東進,董士元反倒放下心來。
在未雨綢繆上,王泰似乎都是有的放矢,包括干掉眼前這位李定國的義父張獻忠。
李定國哪里知道董士元心里的想法,他仔細看了一會地圖,眉頭微微一皺。
“張仁義,長嶺山那邊,已經安排妥當了嗎?”
“將軍,自從到了長嶺山,南陽衛就一直在構筑工事,挖壕裝袋。劉將軍已經傳過話來,他早已經安排妥當,就等著韃子來了!”
張仁義的回答,讓李定國輕輕點了點頭。南陽衛驍勇善戰,劉朝暉更是沙場宿將,彪悍勇猛。有他們在,建奴想要隔絕糧道,輕易占領長嶺山,恐怕不太容易。
“塔山那邊,現在是什么樣子?”
顧絳的彰德衛守在塔山,就是和杏山一起,共同狙擊來犯的韃子,確保糧道的暢通。
“將軍,現在韃子隔絕南北,想必塔山的糧草,也不敢運過來了。截止到昨天,塔山已經有一萬多石糧食,現在應該只多不少。”
部下的回答,讓李定國輕輕點了點頭。
只要還有糧食,這場戰爭就可以無限期地打下去。
“木板都造好了嗎?”
“將軍,300塊木板,寬半米,長兩丈,容易攜帶,都已經準備妥當!”
“好!”
李定國滿意地輕輕拍了拍桌子。木板的長度都是按照王泰的指定制作,跨越一丈二三的壕溝,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現在,就等長嶺山那邊打響了!”
董士元幽幽說道,大敵當前,他都有些躍躍欲試。
王泰批評他把仗打老了,他也覺得自己有些太過規矩。這一次,他是憋著一股氣,一定要來證明自己。
“兄弟,關于和韃子作戰,我有一個想法,你看看怎么樣?”
董士元站起身來,眼神里面,神采盎然。
杏山的黃太吉等人躊躇滿志,松山的明軍大營,此時卻是一片嘩然。
近幾日的大戰,清軍固守陣地,明軍瘋狂反擊,但卻始終沒能突破清軍陣地,而隨著后路被堵的消息傳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眾將官都是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