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自有想法,一旦崇禎否決劉澤清,提董士元,恐怕不太合適。董士元已經任命,而且否決劉澤清,提董士元,一定會遭到周廷儒等閣臣的抵觸。
選擇和周廷儒有瓜田李下,旁人卻不知的張元平,極為容易通過。
“王泰,你的提議,朕會仔細斟酌。不過,這個劉澤清欺君罔上,是萬萬不能用了。”
果然,崇禎立刻下了決心,王泰的一顆心,也穩了下來。
“陛下,臣再想問一下,臣離任以后,河南巡撫由何人擔任?”
看到崇禎的目光掃過來,王泰趕緊解釋。
“陛下,臣并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河南旱災蝗災,百廢待興,新政剛剛開始,一旦由其身不正之人接手,河南的大好局面恐怕會毀于一旦,甚至會陷入死局。況且,新幣在河南發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事關國家幣制,國之根本,需慎重為之。”
王泰的話,讓崇禎一時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王泰在河南大刀闊斧,得罪了一大批的皇親官紳,參他的折子能從地上堆到屋頂,他本來已經打算讓河南提刑高名衡接任河南巡撫,王泰這樣一說,他又猶豫起來。
不是誰,都像王泰這樣大公無私,視金錢如糞土。一旦其他的人上任,一番天怒人怨的騷操作,天災連連的河南,恐怕真的會成為一盤死棋。
“如果你不能繼續擔任河南巡撫,有舉薦的人選嗎?”
崇禎的話,讓王泰不由得細細品味起來。
“陛下,臣所認識的官員之中,似乎只有孫傳庭孫大人堪當此任。”
王泰想了半天,試探性地提出一個名字。
也許只有這位他當年的恩客,能繼續繼承河南的善政。
“孫傳庭負氣要強,太過倔強,不過他的能力還是不錯,在陜西任上,也是做出了不少政績。”
崇禎思索片刻,抬起頭來,點點頭道:
“朕要斟酌一下,朝廷沒有旨意到達之前,你還是河南巡撫,不可松懈!”
王泰趕緊領命。他聽得出來,崇禎已經有些意動。
“王泰,有件好事,新幣在河南運行的不錯,在市面上的流通,也是令朕鼓舞。這半年以來,河南使用的新幣已經超過500萬,這意味著,朝廷可以有上百萬銀兩的進項。”
談到了新幣,崇禎變的眉飛色舞,精神煥發,有了幾分年輕人的樣子。
“不過,在這幾個月,市面上也發現了不少假幣,搞的民怨沸騰。不過,依照河南的鑒別之法,新幣終于推了開來,假幣式微,無處藏匿。王泰,你又立了一功啊!”
王泰也是振奮,趕緊開口。
“陛下,其實新幣推行,全在于律法保護。人心逐利,必會造假,要以刑罰和律法保護。說起來,又是吏治的事情。”
王泰的話,讓崇禎連連點頭。
河南新幣推行,銀行輔之,皇親國戚、豪強官紳,就連普通百姓家所藏的銀子,都給拿了出來,新幣流通,百業興旺,河南的新局面,讓人刮目相看。
正如王泰所說,河南真成了一國之國范。
還有,番薯在北方大量種植,也使得流民、饑民數量大大減少,民亂雖此起彼伏,但規模和次數,顯然小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