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紅磚墻,灰瓦坡屋頂,以及玻璃拱形門窗,三層樓房,端莊典雅,正門上,懸掛著“中外圖書館”幾個燙金大字的長匾,醒目異常。
本來打算建在陜西的圖書館,隨著王泰入主河南,終于建在了黃河之側。
踏上臺階,進了館內,地面用軟木鋪成,墻壁全部采用紅磚配落地窗,厚重的窗簾,穩重的鋼鐵書架,莊重典雅,濃濃的學習氛圍。
近乎長方體的三層樓,內部卻是綠樹掩映,奇花異草,流水潺潺,館閣樓臺,猶如園林一般。
圖書館長方體前體一二樓,都是無數裝訂成冊的圖書,用于出售。所有書都是橫排左始,書里內容段落之間,加了標點符號,以便讀起來通俗易懂。
事實上,不但賣的書橫排簡體,就連軍政的公文書寫,各個學堂的學生寫字,也都是要求橫排簡體。
書本售賣便宜,即便是一般人家都能買得起,這也是河南的惠政之一。
圖書館長方體的前體三樓,則是用于借書。借書辦理借書證,閱讀則需要辦閱覽證。圖書館面向全城開放借閱,學校師生讀者限借3冊,借期兩月,其他讀者限借2本,借期一月。
至于長方體兩個側體的東西三層樓,西邊為外籍“專家”的宿舍,東邊是中國專家和工作人員的宿舍。
至于圖書館的翻譯館,則是在長方體的后體。金尼閣從歐洲帶來的7000典籍,全都是在這里翻譯,編撰,再傳授于學校。
從三樓的通廊回到西側的翻譯室,傅泛際和托雷斯幾人正在翻譯一本數學典籍,看到艾儒略進來,幾個人都是放下了手上的工作。
“艾儒略神父,大明南方的傳教,你忍心放下嗎?”
魯昭看著艾儒略,笑著問道。
艾儒略已經決定辭掉華南耶穌會會長一職,到圖書館就職。傅泛際也是一樣,二人年事已高,翻譯工作量大,他們也無暇顧及。
完成金尼閣神父的遺愿,也許是他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
“現在有那么多的神職人員幫忙,我也可以放心了。”
艾儒略來到桌邊坐下,把手上的《地理博覽》打開。
“傅泛際神父,看來你最近心情不錯啊!”
艾儒略抬起頭,看著紅光滿面的傅泛際,開起了玩笑。
“艾儒略神父,你不也是這樣嗎?”
傅泛際指著滿屋子的圖書,心情舒暢。
“金尼閣神父的遺愿,終于實現了!”
圖書館建成,他們這些傳教士們,也終于有事可干,充實了起來。
“遺憾的是,咱們在大明傳教,好像并不是很理想啊!”
魯昭的神情,似乎有些不滿足。
在大明傳教了四五年,不過數百信徒,相對于大明龐大的人口基數,似乎有些太差了些。
“不管怎么樣,這位王大人的治下,咱們傳教不缺錢財,環境安逸,慢慢來吧。”
艾儒略傳教三十多年,也不過幾十信徒,還都是高官權貴。王泰如此看重他們的知識,也讓他欣慰。
“艾儒略神父說的不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咱們原來在日本傳教,不比大明好多少,不過最后被殺了多少兄弟,還被趕出了日本。王大人年輕,眼界開闊,咱們在大明傳教,可是比在日本好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