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竹屋內,
李清揚翻閱起了《咫尺天涯》和《醉仙望月步》兩本秘籍。
兩本都是筑基級可以修煉的功法。
他先是鉆研起了《咫尺天涯》,這可是段明遠的看家本領。
李清揚眼饞師爺神出鬼沒的本事很久了。
只見冊子的前半本是心法,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的心法總綱:
“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物生識。
物尚非真,何況於識!識尚非真,何況於情!
而彼妄人,於至無中執以為有,於至變中執以為常。
......
物來無窮,我心有際。
可使之去,可使之來而彼去來,初不在我。
造化役之,因無體息。殊不知天地雖大,能役有形,而不能役無形
陰陽雖妙,能役有氣,而不能役無氣。
心之所之,則氣從之;氣之所之,則形應之。
......
於至無中變成一氣,於一氣之中變成萬物,而彼一氣中不名太虛。
我之一心,能變為氣為形。
而我之心,無氣無形知夫我之一心無氣無形,則天地陰陽不能役之。”
依靠先天一炁強化過后的強大記憶力,李清揚聚精會神地誦讀了幾遍,就將總綱背了下來,熟記于心。
心法總綱不單單是看著厲害,而是滲透在每一次的領悟當中。
若單按圖譜招式所學,窮極一生也只能到達小成,唯有領悟心法總綱的含義,才能臻至圓滿。
《咫尺天涯》這門功法。
共分九層,
第一層,只能移動數米的距離。
然而每增加一層,所能前進的距離就翻一倍。
消耗也越低。
前期需要極高的數理運算能力,
通過每個落腳點計算出兩地之間的最短距離,用混元氣或者先天一炁,環繞自己的周身,減少行走間的阻力,隨后在原地留下一個殘影,短時間內到達數米外的遠處,讓自己逐步忽略距離這一個東西,造成一種同時出現在兩處的假象。
而到后期功法大成,則是通過減弱天地間空間對自己的束縛,用以元神先行,在前方以先天一炁布下節點,隨后肉身穿越空間,如同在傳送法陣中前行。
《醉仙望月步》,則是偏于騰轉挪移的身法。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于木,禍發必克。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五帝上真,六甲玄靈,陰陽二氣,元始所生,總統萬道,撿滅游精,鎮魂固魄,五內華榮,常使六甲,運役六丁,為我降真,飛云紫軿,乘空駕浮,上入玉庭。”
與《咫尺天涯》相反,前期通過喝酒,讓自己處于似醉非醉的狀態,識神滅,元神起。
靠先天的直覺來躲避有敵意的攻擊,料敵于前。
后期保持一點靈光不散,練神返虛,通過強大的元神遍布在自己的四周,無需借助酒力,舉手投足之間便能感知到惡意,騰挪轉移之間宛若飛仙。
這步伐真他娘的帥!
李清揚看著《醉仙望月步》兩眼放光,把原本心心念念的《咫尺天涯》丟在了一旁。
只見李清揚學著冊子上小人的步伐,一邊念著一只腳重踏前方地面緊接著向后連跳兩下,
隨后另一腿弓步抬起,再向后滑半步,不斷重復此動作,兩腿交替進行,宛若奔跑一般。
默念著心法,先天一炁不斷地在體內運行,將其拖浮而起,
只見李清揚宛若喝醉的仙人一般,搖搖晃晃地在漂浮半空中。
身形顛顛倒倒,令人捉摸不透。
玩得不亦樂乎的李清揚把門一鎖,在門外掛了個“生人勿近”的標牌。
然后就開始了他的閉關生涯。
這一閉關,
就是整整三個月。
.....
昆吾峰上,
一個頭發和胡子都是全白的老人站在山崖之巔。
面前插著一把鐵劍
手里拿著一把快禿嚕毛的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