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顧文的話是秦石始料未及的,他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找不出任何理由。
“我看你是在家種地種傻了!”
顧文展開自己的折扇,在自己胸前扇了兩下,說話的態度也突然改變了。
“我有一位遠房表叔名叫顧炎武,早年家住江南昆山,后來去了北京城,闖賊破城后,崇禎帝于煤山自縊,他與一眾大臣趕往了應天府,那里是大明的第二國都。如今,很多宗室大臣,正準備在應天府擁立福王為帝,屆時大明必定能光復!”
顧文雖然剛剛上來就對秦石一頓臭罵,但當他說到顧炎武這個名字的時候,秦石還是將火氣憋在了心里,仔細聽了下去。
顧炎武,明末清初有名的反清之士,只是沒想到在這羅山縣,竟還有他的遠房親戚。
秦石心里想著,自己要是有機會的話,一定會去拜訪這位名人。
“你曾經三次考試第一,是羅山縣最有希望進京殿試的那個人。你要是還記得讀書人忠貞二字,過不了幾日就跟我們顧家一道前往應天府,一起為光復大明做準備。這闖賊雖然進了北京城,但決不可能真正的滅我大明!你是不知道,那闖賊助餉之事,究竟害了多少家族!”
一聽這話,秦石就明白了,怪不得自己會在羅山書院碰到顧文,恐怕此人是來向夫子辭行的。
只是,秦石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南明諸帝那么不靠譜,自己實在是沒有必要跟著顧文前往應天府。
不過,秦石從顧文的口中倒是確認了一件事,那就是羅山縣的眾多公子沒有參加大順的開科取士,助餉的事情的確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至于別的原因,十之**就是顧文口中的忠貞二字了。
“你說的這忠貞二字,我豈能不知道,大明又何嘗不在我心中?然而,我已經為人夫,家中又有年邁父母,實在是走不開!”
“什么?你已經娶妻了?罷了!”顧文感到有些詫異,只能擺了擺手。
秦石見此愣了一下,就是見到顧文把折扇一合,連告辭二字都沒開口說,便頭也不回的往羅山書院大門走去。
很顯然,當秦石表明自己已經成家了的時候,顧文就已經沒了勸說的必要。秦家不比顧家,秦家只是劉姓莊小山村中的大戶,而顧家則是羅山縣城中的大戶。在顧文看來,像秦家這樣的山村小家,自己跟秦石談天下大義,舍小家為國家,那就是白費口舌。
望著顧文離去的背影,秦石倒是感到有些可惜了,顧文的才學不下于自己,若是能跟隨自己干一番大事業,光復大明絕對不是個小問題。
秦石不再去多想,他沿著長廊,繼續往羅山書院中走去,好巧不巧,他就在長廊盡頭遇到了自己讀書時的幾位夫子——薛剛、張成文、李悼,以及一位皮膚煞白,金發碧眼的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