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除了安休林和徐佑,只有車丘知道這個計劃的詳情,他一死,就能保證計劃的絕對安全。而且死諫帶來的沖擊力和感染力,讓安休林的病變得更合理和
古有要離豫讓,名流千古,今有車丘,比之毫不遜色!
擁有這樣無雙的死士,怕是天下人都小瞧了安休林!
五日后,太子使者劉壽抵達臨川,入府后見人們大都面帶悲戚,私下打探,得知安休林宴席上被門客辱罵而大病,嘔血三升不停,昏迷多日未曾醒來,經大夫診斷,說是熬不過這個冬天,要府內準備后事。
劉壽喜形于色,和同來的司隸府江州假佐喬珩道:“臨川王天不假年,為主上省卻了多少麻煩,也該咱們有運道,這差事辦的可比潘陽王那邊輕松多了。”
喬珩為人謹慎,道:“還是請高將軍確認一下,免得臨川王裝病欺主……”
“對對!”劉壽忙不迭的道:“還是假佐思慮周全,萬一臨川王不想赴京,故意裝病,日后追究起來,我等都是死罪。”轉頭對另一人道:“高將軍,等會見到臨川王,有勞你出手為他診斷!”
高闔是司隸府豢養的小宗師之一,他們在司隸府沒有職位,只是受了鷹揚將軍的封號,平時拿著俸祿,地位很高,遇事則拼命效死,類似于供奉之職。
徐舜華出面接待了使者一行,謝希文、陶絳、魏不屈等作陪,劉壽傳了旨意,提出探望安休林。這是題中應有之意,徐舜華沒有拒絕,也沒有拒絕的理由。病榻上的安休林容顏枯槁,乍一看去,仿若五六十歲的老人。就是劉壽不懂醫術,也看得出他時日不多,不過茍延殘喘的續命罷了。
高闔懶得裝模作樣,直接坐到床榻旁邊為安休林把脈,頃刻之后,對劉壽點了點頭。劉壽心中大定,和徐舜華說了幾句場面話,自去別院休息。
是夜,宗羽拜訪劉壽,送了整整兩箱子金銀財物。劉壽笑口顏開,對宗羽多加安撫,并讓他轉告徐舜華,京城方面不必擔憂,他自會美言,且好生照顧臨川王,將養身子才是。若日后痊愈,和陛下還有兄弟再見之日。
之后,劉壽又在臨川縣停留兩天,歇息的別院接待了了幾個不速之客。這幾人都是安休林器重的門客,此時見主人將死,大廈將傾,已經開始毫不避忌的另尋出路了。
人心復雜,既有車丘這樣的忠義死士,自然也會有見利忘義的無恥之徒,原本也在徐佑的預料當中,設下此局,騙劉壽是一,試人心是二。
這么多門客,只有三五人大難來臨各自飛,算是對安休林這些年禮賢下士最好的回報!
這日一早,劉壽啟程辭行離開臨川,回金陵復命。坐在牛車上回望縣城,眼里全是志得意滿的笑容。
對他而言,安休林死在臨川,比死在金陵更好,可笑王府眾人還怕他逼迫過甚,送了這么多的錢財。由此可見,人說安休林三百門客,可比古之孟嘗,其實皆是酒囊飯袋,難堪大用。就是不染重疾,想必也得乖順的跟他回京,遠遠不足為慮。
派出去的探子確認劉壽一行從旴水登船離境,安休林召謝希文、魏不屈等四個心腹入見,謝希文了解前因,大喜過望,對徐佑的手段很是敬服。魏不屈則請示那幾個背叛的人該如何處理,安休林不忍責罰,道:“我裝病瞞著眾人,已是不該。然良禽擇木而棲,怪不得他人,賜他們各十萬錢,禮送出城即可……”
狄夏反對,道:“對不忠之人這般禮遇,又該如何獎賞忠心的部曲呢?這幾人必須處死,否則后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