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司錦愕然看著關上的房門,這時的徐佑是她從未見過的刻薄,生怕宋神妃承受不住,回過神來忙勸慰道:“郎君也是為了夫人好,他有口無心的……”
宋神妃笑道:“我對他的了解比妹子你更多,徐佑算不上君子,但可以稱得上良善。他肯不計前嫌,答應郭公庇護于我,其實已經特別的大度了。你可知道,當年我是怎么逼著文君遠離他的么?”
左丘司錦好奇的眨了眨眼,被宋神妃柔軟多情的嗓音帶回了徐佑初入錢塘時的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過往。
離開明玉山,徐佑馬不停蹄的趕往流民屯營。放眼望去,設營而陳,立表轅門,木柵圍護,箭樓屏藩,森嚴肅穆的氣象讓人不敢高聲,屯營已然成型。因屯營設在翠羽湖邊上,又稱為翠羽營。營內一應建筑,全按照兩萬人的規模部署,分前、后、左、右、**五軍,一軍四千人,設四部,一部一千人,之下設十曲,一曲百人。下營之時,先定中心,往南北東西四方,各丈量六百七十步,并做好標記,取周三徑一之法,確定整個營區的面積,再然后按照每軍縱十八數、列二十七數分批建造營舍,每營舍之間隔開十五步,稱為營街。前后左右四軍分別占據道口、關隘、險峻等要地,拱衛中軍。
此乃李衛公安營法,徐佑之前曾親授此法給左彣,他別無所長,唯領兵多年,于兵法一道造詣頗深,早已融會貫通,如臂使指。
入得營來,不聞人聲喧嘩,不見行走無狀,左彣引徐佑到了中軍營帳,見到了恭候多時的齊嘯。
長生盜兩千余人已盡數投奔錢塘,這翠羽營中的主力就是齊嘯這些年嘔心瀝血帶出來的善戰精兵。
除此之外,還有近百名曾經的徐氏舊部,都已接到號令,穿過群山群海,如狼群般匯聚在徐佑的身側。
“少主!”
“參見少主!”
“少主,可算見到你了!”
“老天不死,我徐氏不滅,天幸之,今得以見少主,節下死而無憾!”
眾人里有徐佑認識的,有不認識的,可這些人,是徐氏百年望族留下的最后的血脈,也是徐佑即將扶搖直上青天的羽翼和根基。
亂世有英雄出,誰能笑到最后,且看這滿帳的寒光似雪,照耀著即將被鮮血染紅的時代!
(第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