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說得不錯,整個天下太平之地有兩處,一處是遼東,還有一處,便是江東,遼東太平,便是因為有公孫度和公孫康的治理,再加上遼東等地本就偏遠,遠離中原紛爭,以至于吸引不少名人跑到那里避禍。”
曹操指著遼東的地圖,看著沈川說道,這一點沈川是相當清楚的,曹操在擊敗了袁紹之后,就接管了袁紹的地盤。
而遼東等地原本就由公孫家來掌管,在董卓之亂的時候,公孫度就割據遼東,自封遼東侯。
而后公孫度死了,公孫康繼位,公孫康繼位之后做了一件事,保證了公孫家在遼東的地位,那就是擊殺了袁熙和袁尚兩位袁家兄弟,并且將他們的首級獻給了曹操。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公孫家保住了他們在遼東的地位,公孫康也被曹操拜為左將軍,只不過和別人不同的是,公孫康在聊東西就享有很大的特權,如同他的父親公孫度一樣。
“而江東太平便是因為自從孫策進入江東之后,整個江東基本上沒有什么太大的戰爭。”
“和他們打得最兇的也就是劉表,劉表那個人年紀又大又安于自保,所以在江東和劉表的戰爭中,雙方基本都是些小摩擦。”
“不知道二弟打算用什么辦法讓那些江東世家將吃進去的錢財吐出來?要知道世家可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讓他們賺錢容易,想讓他們將賺的錢吐出來可就難了。”
曹操想了想,然后看著沈川問道。
“大哥放心,我自有辦法。”
資本家的那些手段沈川可是見識過的,對于如何讓世家將錢吐出來,他心中早就有了打算看著曹操胸有成竹地說道。
“既然二弟如此自信,那么我就放心了,那既然如此等到漢中第一批百姓移民到北方涼州的時候,你便啟程出發前往南郡。”
曹操看著沈川說出了他心中的算計,沈川聽到之后卻是皺了皺眉頭。
“怎么了二弟,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嗎?”
曹操看著沈川皺著眉頭問道。
“大哥,是這樣的,這棉花的種植要想傳出去,就必須帶幾個種植的好手過去,雖然說涼州現在那一批種棉花的已經算得上熟手,但是讓他們教別人還是不太夠。”
“所以我打算從南郡帶幾個種植的好手,然后將這棉花種植的核心技術傳給他們,這樣一來可以在前期保證推廣棉花的項目可以快速地向前。”
目前沈川對于那些種植棉花的百姓只是教給他們什么時候去頂尖,什么時候除蟲,什么時候收獲,至于棉花的長勢如何,判斷棉花是否生病,沈川并沒有交給這些人。
為了保證棉花的種植技術不外流,這些種植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退役的老兵,原本這些老兵唯一的出路便是被丟到軍屯的田地里去種地,一直到死都不能離開。
而沈川對于這種情況有點于心不忍,于是沈川搞出棉花之后,這些老兵便被安排了過去種棉花了,而沈川還會將棉花的收入拿出一部分來保證老兵的生活。
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士兵大部分只能做一些機械的重復的工作,而想要將這個技術推廣開來,就必須要培養出一批像他一樣懂得棉花種植書籍并能夠看懂各種病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