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原從奶奶家出來,跟著德慶師父沿石板棧道一直往村寨中心走。
他們穿越層層房屋,來到草原“蘑菇”群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筑。
這棟建筑坐落在幾百平圓形木質基臺,四五棟聯間房屋以“囂”字形排列其上。
單棟木屋用白色氈毯覆蓋表面,周圍裝飾七色彩帶、黃金經筒、燕尾檐、動物旌。
主屋圓形屋頂最為巍峨,用金屬打造出展翅高飛的玄鐵神鷹。
這屋頂神鷹翅膀間裝飾青銅鈴,彩旗在房屋間迎風飄揚,牽引著鈴鐺清脆作響!
總之,這是部落唯一兼具豪華和大氣的建筑,一看就是部落里重要的人居住的地方。
鄭原走到欄桿前門廊入口,兩個穿著很奇怪的年輕人攔住他們。
鄭原定睛細看,年輕人臉上覆蓋青銅鷹臉面具,身上穿著五色帶編織的民族服飾,外罩一套包含背甲、胸甲和腿甲的護身鐵甲,頭上還戴著山雞羽毛做的頭冠,他還以為這是在拍攝古裝劇。
“啊……這……兩位仁兄不會是在cosplay昴日星官吧?就……就那只大公雞!”
李凱門剛想靠過去套近乎,年輕人忽然把兩個長環大刀攔在身前,嚇得他朝后踉蹌好幾步。
“胖子,入鄉隨俗,別搞特殊。”
鄭原跟在德慶師父身后,老師傅不知道跟他們說了什么,兩個年輕人刷一下把大刀放下,示意眾人走進去。
“走吧,我跟他說你們是來見族長的!”
他們走上臺階,從寬闊的的門廊走進主堂!
主堂其實是前廳走廊,堂里擺著很多把弓弩、槍戟、盾牌、刺刀和棍棒,走在前堂里,已經可以看到前廳正面的壁畫。
那是一幅巫峴族最出名的《薩姆拉王遷部圖》,只不過比尋常部民家大了三倍不止!
鄭原趁著還沒走到前廳,看向這幅畫:
畫中描繪的形象,跟德慶師父描述的薩姆拉王差不多。
頭戴巫峴金冠,身披七色祭祀服,薩姆拉王以盛裝形象居于畫幅正中間。
他的雙手高高舉過頭頂,手中捧著拳頭大小的蒼鷹降魔杵,身后各式各樣的巫峴族人歡聲笑語、奮力高呼。
薩姆拉王頭頂一輪火紅太陽,撒發出金黃光暈,眾人身下的位置很清晰,看輪廓就是湖案島的正面視圖!
鄭原的眼睛逐漸往前收回,壁畫前擺著七聯幅玄鐵屏風——紅、黃、藍、白、綠、黑、紫!
每一扇屏風的顏色,都代表與之相對應的宇宙力:
紅代表東進西退的太陽,白代表陰晴圓缺的月亮,藍代表波光粼粼的湖泊,綠代表一望無際的森林、草原、沼澤,黃代表肥沃敦厚的大地,黑代表巫峴族的男祖,紫色代表巫峴族的女祖。
按照巫峴族的民俗習慣,普通部民只能用五色做裝飾,只有族長以及親眷,才可以在五色中另加黑紫兩色。
這是薩姆拉王立下的規矩!
他把目光停在前廳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格局上,左右墻壁掛著橫向七色帶和動物皮旗幟。
左右各有偏堂,被七扇雕花絹布門隔開,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是神明堂和宗祖堂。
每扇偏廳門還掛著不同的動物骨頭,有野狼、野鹿、野牛、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