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從昨天晚上就一直沒怎么睡過,迎戰歌妖耗費太多體力。”
“大家讓族里的年輕人先休息休息,等下午他們休息好了,我們就立刻舉行“斬妖祭禮”,說起來巫峴部上一次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斬殺湖妖,還是民國時期。”
“好,我們聽村長的,讓勇士們好好休息。”
勇士們把關歌妖的籠子拉到巫峴部祭祀臺,大家各自散去,只留下十幾個站崗的勇士守著它,以防止部民被誤傷。
他們幾個忙碌了一夜,捉妖又耗費那么大的體力,米娑奶奶本來想給他們做點好吃的再睡,哪知道剛粘上枕頭就睡著了。
等眾人醒來時,已經到了下午兩點。
巴格早早就坐在主屋椅子上等他們,看見鄭原他們開門,趕緊迎上去:“鄭原,你可算醒了,族長和部民已經著急了,你趕緊帶著你的朋友去吧。”
“我們還沒吃飯呢?斬妖儀式有這么急嗎?”
李凱門打著哈欠從房間出來,巴格站起來語氣鄭重說道:
“那可不,斬妖儀式是巫族先祖遺留下的儀式之一,這起源于鎮魔府和巫峴族留下的約定。”
巴格趁著幾個人洗漱的功夫,繼續介紹巫峴部的斬妖祭禮:
“巫峴部一旦捉住湖區的妖魔,不管是什么東西,都要通知鎮魔府,然后在鎮魔府的見證下,當場斬殺妖獸,之后會把它們的骨頭處理干凈,放置在巫峴宮正堂。”
“這個祭禮需要由主勇士砍下第一刀,巴圖魯族長說,是你的計策讓巫族人捉住為禍幾十年的歌妖,你就是這一次祭禮的主勇士,走吧,走吧。”
在巴格的催促下,鄭原和同伴一起來到斬妖祭禮!
他抬頭看過去,清早走的時候還是孤零零、光禿禿的祭臺,眼下祭臺變得張燈結彩、華麗神秘。
祭臺是個上窄下寬的梯形木祭臺,七排玄鐵鎮魔柱威武橫陳于祭臺兩側,每個鎮魔柱首都有一只展翅翱翔的鷹隼,翅膀兩邊各懸掛金筒和七彩旌。
正面搭起一座獸首斗拱彩樓、朱漆金紋的梁柱和七色經幡更襯得彩樓華麗又富貴。
一面《神鷹展翅圖》絹畫掛在彩樓正面,絹畫前是巫峴部有頭有臉的老人和尊者。
此時,祭臺外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很多巫峴部的部民、甚至鄰村鄰鎮的牧民都慕名來看斬妖儀式,把舞臺圍著水泄不通!
巴圖魯族長見鄭原過去,趕緊走到臺下,把鄭原拽到彩樓中間,和他一起坐進主賓桌。
他可沒經歷過這樣的場合,這斬妖儀式,比程裕華女士辦的慈善晚會還要尬。
他才坐了一會兒,就感覺到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要不是見德慶上師也坐過去,他真想從舞臺上走開。
“嗯咳……諸位鄉親父老、牧民巫民,我是巫峴部的族長,大家先安靜安靜,聽我再嘮叨幾句。”
祭臺下的人聊得正熱火朝天,一聽到族長的聲音,都安靜下來。
場面一時間只剩下零碎呼吸,大家都靜悄悄看著他。
“斬妖祭禮是我巫族千年來的傳承,這千年來,巫峴部替周圍牧民斬殺了無數作惡的妖魔異獸。”
“但凡是巫族要斬殺的異獸,就沒有不伏法認誅的,歌妖卻是個例外!”
“我記得從我年輕時成為新任族長開始,我就帶領著族里的年輕人跟歌妖斗法,用了各種辦法都沒有降服妖魔,反而折損不少我巫族的勇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