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五,又是例行的危重及疑難病例討論的時間。這一次,有兩個組的組長各拿一份病例進行討論。所有人都認為,與往常一樣,這些病例都是他們感到十分棘手的病人,需要施遠騰進行拍板處理。
楊修影私下告訴施遠騰,其中一個病人是郭華所分管,診斷明確,治療有效。以楊修影的猜測,郭華將這個病例拿出來,無非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學識。
楊修影還告訴施遠騰,有位護士告訴她,郭華前天請已經退休的主任來看這個病人,并全程陪伴,詳細做筆記,估計是想在病例討論會上出一下風頭。
楊修影的話提醒了施遠騰,周五前的幾個下午,施遠騰都回到病房認真查看這兩例病人的診療經過,對一些情況已經了然于胸。
當然,郭華的葫蘆里究竟想賣什么藥,施遠騰不得而知。他施遠騰相信,以郭華這連“半桶水”都沒有的修行,就算請老主任看,他也不能消化得了,自然翻不起什么大浪。
周五上午,一如往常一樣,醫生們以最快的速度開出醫囑,然后坐在課室里開始匯報需要討論的病人的資料。
匯報一般由主管的住院醫生完成,如果有缺漏,則由同組的中、高級醫生補充。按郭華的意思,匯報完一個查看一個。這樣一來,耗費的時間將會成倍增加,施遠騰馬上否定了。
在施遠騰主政期間,這樣的場合是施遠騰說了算。現在,在這樣非常專業的領域和時刻,也是施遠騰說了算,郭華不敢反對。
令很多人感到好奇和佩服的是,施遠騰是如何記住如此多的病史、資料、檢驗和檢查結果以及用藥經過的。因為每一次查房,主管的醫生們都被施遠騰問得無所適從卻又心服口服。
聽完匯報,施遠騰帶著全科醫生,包括實習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進修醫生和輪科醫生,蜂擁著向病人所在的病房走去。
第一位病人是以“大面積腦梗死、高血壓病三期極高危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收進來的。在腦梗死和高血壓的情況穩定之際,病人開始出現發熱、咳嗽、咳痰。
主管醫生根據痰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針對性用藥,但發熱就是不退,每天都必須用退熱藥或者使用物理降溫。
在主管教授提出將病人拿出來全科討論前,他們已經將醫院有的、外院購買的抗生素都全程足量用了一遍,也先后請了醫院各個相關科室來會診,并按會診意見進行處理,但病人的發熱依然沒退。換而言之,他們已經束手無策。
第二例病人相對簡單。這位患者曾經患有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而住院,住院過程中出現癲癇發作,出院后因為擅自停藥,導致癲癇發作頻發而入院。入院后,經過調整治療藥物,癲癇發作已經控制,病人一般情況很好。
本來,這樣的病人已經可以出院了。也許,楊修影的想法是對的,郭華沒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資本,想拿一例如此簡單的病例的診療成功來炫耀自己。